↓开篇
每天清晨,我最早听到的声音,是磨坊的女工们穿着木屐,踩过鹅卵石街道发出清脆的哒哒声。比那更早的声音,我猜是工厂开工的哨声,但我从来没有那么早醒来,未能亲耳听到过一次。
我的卧室住四个人,与其说是卧室,不如说是狗窝,里面永远是脏兮兮的,看了就睡不着。许多年前,这间房子原本是平常的住家,后来布鲁克一家买了下来,将它改造成内脏店兼出租屋。布鲁克一家从以前的屋主那儿继承了好几件报废的旧家私,却没有精力将它们搬走,所以我们只好委屈睡在原本应该是客厅的房间里。天花板挂着一盏沉重的玻璃吊灯,积着厚厚的一层灰,看上去像一层羽毛。一样庞大而丑陋的东西占据了一堵墙的大部分面积,似乎是餐具柜,又似乎是衣帽架,上面有许多雕刻花纹、小抽屉和好几面镜子。房间里有一张地毯,原来应该很华丽,但如今却在周围堆满了污水桶。另外还有两张抛光的椅子,椅面都裂开了,以及一张旧式的马毛扶手椅,坐上去只会滑倒下来。这个房间被改造成卧室,硬生生地塞进四张肮脏的床,和这些废品堆放在一起。……

关注

我们要注意的第一点是,社会主义的理念与机器生产的理念是密不可分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都市人的信条,与工业主义相伴相生,扎根于城市无产者和城市知识分子的群体中,或许只有在工业化的社会才能诞生。社会主义是与工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在每个人(或每户家庭,或其它社会单位)在某种程度上相对独立时,私人所有制才有存在的意义。但工业主义的目的是任何人或任何单位都无法相对独立,哪怕只是短暂的片刻。当工业主义达到了一定的层次时,它就一定会催生某种形式的集体主义。当然,工业主义不一定意味着社会主义,它或许会演变为“奴隶社会”,而法西斯主义正是这一前景的前兆。反之亦然。机器生产不一定意味着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世界体系,必定包含了机器生产,因为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某些事情是与原始的生活方式不相容的。譬如说,它要求世界各地不间断地沟通交流、交易商品货物,它要求以中央集权的形式进行控制,它要求所有人都以大致相同的标准生活,在某种程度上以相同的方式接受教育。因此,我们或许可以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就像现在的美国一样高度机械化,或许比美国更机械化。没有社会主义者会否认这一点,社会主义社会总是被描绘为完全机械化、高度组织化的世界,对机器的依赖就像原始社会对奴隶的依赖一样。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妙——或者很不妙。许多有思辨能力的人,或许是大部分有思辨能力的人并不喜欢机器文明,但任何稍有理性的人都知道在这个时候谈论捣毁机器根本是无稽之谈。但不幸的是,社会主义总是和机器文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不仅视机器文明为必要的发展阶段,更将机器文明视为终极目标,几乎成了一种宗教。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