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暑日的餐桌上,苋菜必不可少,尤其是端午节,有些地方讲究吃“五红”。“五红”指的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和雄黄酒。在汪曾祺的文章里看到,高邮人端午要吃“十二红”,该餐有四碗八碟、四冷四热之说,“十二红”都是些用酱油烧红、拌红或是自然红的菜肴,其中的四热里,就有炒苋菜。
于是,想起郑板桥的一对联句:“白菜青盐苋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张爱玲对苋菜的描写更是细腻而明丽,在《谈吃与画饼充饥》一文中,她记述了自己在上海与母亲同住时的餐饭细节。文字是:“苋菜上市的季节,我总是捧一碗乌油油紫红夹墨绿丝的苋菜,里面一颗颗肥白的蒜瓣染成浅粉红。在天光下过街,像捧着一盆常见的不知名的西洋盆栽,小粉红花,斑斑点点暗红苔绿相同的锯齿边大尖叶子,朱翠离披,不过这花不香,没有热乎乎的苋菜香。”
依视觉来看,赤苋或彩苋都更赢人,张爱玲只用四个字——“朱翠离披”,便已十分贴切,这种自然的红,与味觉相较,被赋予了先声夺人的心理意义。
苋菜的制作很简单,通常是焯水凉拌,或者用蒜瓣清炒,除此之外,还有与米饭相炒、清煮做汤、包饺子以及烙饼的做法。在老家,还会和面条、凉皮、醋粉、搅团、拌汤或鸡蛋汤放在一起,但做法也无非是焯水和清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