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四川、湖北、湖南和陕南一带,阳荷炒腊肉或许是最受百姓喜欢的一道菜吧,蒜瓣、姜丝、干辣椒、青线椒,这些铿锵的角色都是为了腊肉与阳荷的邂逅。阳荷的本味是涩的,但正是因为如此,它才能自然地接纳和融合诸多爨味,虽没有喧宾夺主,却能被称为真正的味觉统领。经过温度的加持,腊肉的油腻、辣椒的刺激与葱蒜的喧嚣,都会因为它不动声色的醇厚温良而配合默契。
腌阳荷,是多山地区的南方人所擅长的,因为鲜香总是短暂,而乳酸菌却能为他们成就这样的美梦。这时,轻巧的阳荷无须切开,与赤艳的红辣椒一起,被纳藏于深幽的瓷罐之中。在酸的作用下,阳荷使得汤汁呈现出漂亮的水红色,与饱沁其内的浓烈滋味相得益彰,引人流口水。这样的食物,可以相伴农人,在寂寥的冬季给他们以身体的滋养和精神上的补偿。
声名并不显赫的阳荷,却有一个雅号——“亚洲人参”,在日本,这种食材似乎更受青睐,可以说,若没有阳荷的参与,日本料理便会大大失色。据说,日本栽培的青菜约有一百三十种,野生青菜仅占一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香菜便是茗荷。茗荷是日本香辛菜类的代表,因茗荷花、茗荷竹具有特殊的香气、色彩和辣味,因此,阳荷便成了日本香菜界的君王,被广泛应用于小菜、汤、酢渍、油炸、酱菜等日本料理中。甚至,在东京还有唤作“茗荷谷”的地名,便是因为江户时代种植茗荷。
阳荷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丰富的纤维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古代《药性论》《别录》《唐本草》及《本草纲目》等著作中均有记录,阳荷的枝叶、根茎和花果,其祛风止痛、消肿解毒、止咳平喘、化积健胃的药用价值已被数代民众所认可,尤其对于喉炎、便秘和糖尿病有良好的药效。如《雷公炮炙论》记载说:“凡使白蘘荷,以铜刀刮上粗皮一重了,细切,入沙盆中研如膏,只收取自然汁,炼作煎,却于新盆器中摊令冷,如干胶煎,刮取研用。”是为民间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