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是我们县里的地主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的第三个儿子。老费多尔在整整十三年以前就莫名其妙地惨死了,那段公案曾使他名闻一时(我们县里至今还有人记得)。关于那个案子,请容我以后再细讲。现在我所要叙述的,就是这位“地主”(我们县里就这样称呼他,虽然在他的有生之年从未在自己的领地上住过),这是一个很古怪的人物,而且社会上也不乏这类人,他是一个既恶劣又荒唐,同时又头脑糊涂的人的典型。不过,他这类糊涂人却非常高明地经营自己的财产,而且大概也只有把这类事情做好。譬如说吧,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开始什么也没有,他是个最小的地主,常跑到别人家去吃闲饭,抢着做人家的食客,但到他死的时候,却积攒了十万卢布的现钱。同时,他也是我们全县里一个最头脑不清的狂人。我还要重复一句:他并不愚蠢,这类狂人大都是十分聪明和狡猾的。他只是浑噩,还是一种特别的、带有民族特色的浑噩。
他结过两次婚,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是他的第一位太太生的,其余两个,伊凡和阿历克赛,是第二位太太生的。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的第一位太太出身于有财有势的贵族米乌索夫家,也是我们县里的地主。一位富有嫁资,既非常聪明美丽,又活泼愉快的小姐,怎么竟会嫁给这种像人们常称呼的,不值钱的“废物”,我也不必过多地解释,因为这种事在我们这一代里并不稀奇,以前也发生过。我还认识一个女孩子,也是属于过去的“浪漫派”一代的,几年来,她一直暗暗地深爱着一位先生,本来可以用极安静的方式嫁给他,结果是因为自己认为有无法战胜的障碍,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里,从巉岩般的高岸上跳入又深又急的河里自杀了。她这样做也是由于一种怪念头,那就是为了模仿莎士比亚笔下的奥菲莉亚 。而且假使她早就看中的那个心爱的岩石并不是什么好景致,假使这一带是平淡无奇的平坦河岸,那么自杀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是真正的事实,我们可以想到,在我们俄罗斯的生活中,在最近几十年里,这类的事情的确发生了不少。

关注

我本想谈谈一般人类的痛苦,但不如先限于讲一讲小孩子的痛苦吧。这会使我论据的范围缩小十倍,但还是只限于讲讲小孩子吧。当然,这对我是不太有利的。但是,第一,小孩子们在近处也可以爱,甚至是肮脏的,容貌丑陋的也可以爱(不过我觉得小孩子是从来没有容貌丑陋的)。第二,我之所以不愿谈大人,是因为他们除了令人生厌,不值得爱以外,还遭到了报应:他们偷吃了禁果,认识了善恶,开始变得‘像上帝’了。而且他们现在还在继续吃。但是,小孩们一点也没有吃,暂时还什么错处也没有。你爱小孩吗,阿辽沙?我知道你爱的,所以你会明白为什么我现在只想谈他们。如果他们在地上也遭到极大的痛苦,那肯定是受到他们的父辈的连累,受吞食禁果的父辈的连累而遭到惩罚的。但是,这种议论是从另一世界里来的,是地上的人们所不能理解的。无辜的人不应该替别人受苦,况且还是这样的无辜的人!你会觉得我很奇怪,阿辽沙,我也会十分喜爱小孩。你要知道,残忍的人,贪婪、纵欲如卡拉马佐夫家的人,有时也很爱小孩。作为孩子,当他们还是孩子时,比如说,在七岁以下的时候,和大人们相比是有天壤之别的:他们仿佛完全是另一种生物,有着另一种天性。我认识一个在监狱里的强盗:他在干他的那种营生时,有时在夜间闯进别人家里去抢劫,杀死全家,同时还杀死过好几个小孩。但是在坐牢的时候,却竟然出奇地爱他们。他从监狱的窗里成天望着在监狱院子里游戏的小孩子。他跟一个很小的男孩混得很熟,他时常到他的窗下来,结果竟和他十分要好。……你不明白我为什么要说这些话,是不是,阿辽沙?我的头有点痛。我觉得忧愁。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