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神之战》【英】彼得·克劳福德
▷历代君主(如图)
▷导言:https://shimo.im/docs/0l3NMgP2vouYVXAR/
●第1章 走向公元600年的罗马与萨珊
●第2章 篡位者之战与希拉克略起义
●第3章 “老兵出阵”
●第4章 “攻城槌已触墙”
●第5章 新来挑战者
●第6章 伊斯兰风暴
●第7章 穆斯林战兽肆虐(636)
●第8章 告别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
●第9章 夺罗马粮仓,断波斯国祚
●第10章 国主俱亡,三神存二,一雄胜出
●第11章 盛宴继续:从大西洋到印度洋
▷阿吉纳丹之战
穆斯林虽在634年7月中旬攻克波斯特拉,却无太多余暇庆祝胜利。舒拉比尔所派密探回报,在耶路撒冷东南约四十公里处的阿吉纳丹附近,罗马人正集结重兵。希拉克略似已亲临埃梅萨。起初,他的到来或出于行政和宗教目的,但他很快成为战略掌舵人,“运筹指挥,……参与外交谈判”。不过,虽有皇帝坐镇,且罗马统帅或是其弟狄奥多尔,屯守阿吉纳丹的罗马兵力仍被史籍严重夸大。现代史家对军队规模重新评估,结论是,兵力并未过万,中坚是亚美尼亚人,由亚美尼亚将军瓦尔丹统领。相比之下,哈立德、阿布·乌拜达、舒拉比尔、耶齐德、阿姆鲁的总兵力或达一万五千。
在阿吉纳丹,罗马人或发现敌军势众。由此可见,罗马兵力已何其不堪,同时他们对穆斯林的威胁估计不足,认为后者与其祖祖辈辈一样,又是突袭而已。然而,未等狄奥多尔集结更多兵力,穆斯林将领即发起攻击,这非同小可。
罗马与穆斯林的首度鏖兵似是恶战。双方巧施诈谋,将士英勇拼杀,对此多有记载,而穆斯林兵力似乎占优,且穆斯林最高统帅(哈立德或阿姆鲁,对此说法不一)能利用该优势克敌。为此,穆斯林军队似分三大阵营,还有三支较小的策应分队,一支由耶齐德率领做后备,另两支护卫两翼。狄奥多尔的布阵方式或与敌相类。战斗之初,罗马的远程射手试图损敌兵员,或乱其阵脚。随后是几场单挑,再后,穆斯林军队发起总攻,双方战斗惨烈,至暮输赢未显。翌日激战如昨,瓦尔丹殒命。穆斯林侧卫加入战团,罗马军队仍未溃败。耶齐德的后备分队参战后,人数优势方见效果,狄奥多尔所部开始崩溃。罗马残兵分作三股,分别逃往加沙、雅法和耶路撒冷,而阿拉伯军队狠命追击,众多敌兵受刃。
该罗马军队虽非最为精锐,但兵败阿吉纳丹的后果却不可低估。哈立德从幼发拉底河河畔起兵,穿越沙漠,攻下波斯特拉,重创罗马人匆遽建起的边防线,而此役战胜狄奥多尔,遂重挫整个罗马东境的防御。狄奥多尔和希拉克略自埃梅萨退走,回撤至叙利亚北部。穆斯林军队因而横行无忌,肆意攻袭。被弃之不顾后,罗马军民逃“向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看似安全的有墙城镇”。罗马人想到如此避敌可以理解,因为这在以往行得通,且这些城镇和堡垒设防坚固,若守御充足,几无理由认为抵不住阿拉伯人的任何进攻。在罗马乡间和毫无防御的小型城邑抢掠已足,突袭者便会归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