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神之战》【英】彼得·克劳福德
▷历代君主(如图)
▷导言:https://shimo.im/docs/0l3NMgP2vouYVXAR/
●第1章 走向公元600年的罗马与萨珊
●第2章 篡位者之战与希拉克略起义
●第3章 “老兵出阵”
●第4章 “攻城槌已触墙”
●第5章 新来挑战者
●第6章 伊斯兰风暴
●第7章 穆斯林战兽肆虐(636)
●第8章 告别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
●第9章 夺罗马粮仓,断波斯国祚
●第10章 国主俱亡,三神存二,一雄胜出
●第11章 盛宴继续:从大西洋到印度洋
哈尔基斯失守,叙利亚北部暴露于穆斯林兵锋之下。哈立德与阿布·乌拜达挥师东北,进击贝罗埃亚(今阿勒颇)。守城者是一支罗马劲旅,兵力约四千,由约阿希姆统领。此间城峻墙高,近城处有一座周以壕堑的堡垒。或许约阿希姆与梅纳斯想法相似,因孤立无援,遂决定迎击穆斯林寇敌。不料,虽军力较强,约阿希姆却很快发现,自己并非对手,误中敌计,被迫退入城中。初战失利未顿挫守军士气,此后三月,他们多番出击,试图打破穆斯林封锁,而日益明显的是,继续抵抗徒劳无功。637年10月,贝罗埃亚城接受投降要求。据信,约阿希姆本人改信伊斯兰,且四千部卒也随他皈依,这使得此说有些令人生疑。阿布·乌拜达派马利克·本·阿什塔尔率分遣队进军西北,往攻阿扎兹。似乎该城仅稍作反抗即降敌。这看似只是又下一城,实则此举有战略目的:穆斯林将兵锋西指,攻取罗马东都安条克,而阿扎兹对穆斯林右翼构成保护。
罗马属叙利亚失陷(636—637)
穆斯林军队自贝罗埃亚开拔,抵达奥龙特斯河岸边。该河与阿米克湖和锡尔派厄斯山一起,为安条克提供了强大的天然防线。安条克守军似乎人数众多,选择在横跨奥龙特斯河的一座大铁桥上阻击穆斯林。随后发生铁桥之战,憾无记载。一如许多其他河上或河边战斗,依照穆斯林的主导作战计划,大概要将罗马人自河畔引开,绕至侧翼击之,以夺取铁桥。不过,因史籍只字未提,此战难有结论。唯一能肯定的是,战后罗马人撤回安条克,而被穆斯林围困后,该城迅速于637年10月30日投降,守军余部获准,北归安纳托利亚。
第三大城市的沦陷致罗马帝国再度被一分为二。一如613年沙欣与沙赫巴勒兹败希拉克略于安条克,后乘势进兵,而今,安纳托利亚的罗马残卒以及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各处孤军彼此间被完全断绝陆路联系。阿布·乌拜达兵分数路,往攻仍在顽抗的守军,以巩固对叙利亚北部的控制。他本人自安条克南进,连夺海岸数城,包括老底嘉、吉巴拉和安塔拉多斯,而所遇抵抗不多。阿布·乌拜达一路向南,或打到的黎波里(今黎巴嫩北部)。征服这些港城的重要意义堪比攻克巴勒斯坦凯撒里亚。罗马人仍掌控海洋,只要罗马海军可登陆进击,穆斯林的征服成果便不会完全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