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者:西方宇宙观念的变迁》
【英】阿瑟·库斯勒
「献给Mamaine」
▷2014年版序:https://shimo.im/docs/2wAldwK9zLt5NZAP/
▷1968年版前言(图1-2)
▷1959年版序(图3)
据阿瑟·库斯勒的说法,科学革命的领导者(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在推翻中世纪的宇宙观时,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明确表示,这并不是在质疑科学取得的巨大进步。他的观点是,科学进步远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理性进步过程,而是不稳定的,往往是偶然的——一个杂乱无章、脱节的事件,非理性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库斯勒批判的不是科学,而是流行的“科学神话学”:
科学的发展通常被认为是沿着直线上升的一种清晰而理性的发展;事实上,它走的是一条曲折的之字形路线,有时几乎比政治思想的演变更令人困惑。尤其是宇宙理论的历史,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称之为集体性强迫症和受控性精神分裂症的历史;一些最重要的个人发现到来的方式令人觉得更像是一位梦游者而不是一台电脑的表现。
——「2014年版序」
第一次隐晦地提及哥白尼系统,是在尼古拉教士于海尔斯堡或刚到弗龙堡时写的一篇短论文中。我前面曾提到过,这篇论文仅以手稿的形式在传播,标题为
尼古拉·哥白尼天球运动假说纲要。
这篇论文开篇是一段历史介绍,在其中哥白尼解释说,托勒密的宇宙系统不尽如人意,因为它不符合古人关于每个行星应该做完美的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要求。托勒密的行星是在做圆周运动,但不是匀速。“我认识到这些缺陷后,就常常思考是否有可能找到一种更合理的轮圈的组合……一切都是围绕其应有的中心做匀速运动,就如绝对运动的法则所要求的那样。”接着哥白尼声称,他已经构建出了一个系统,以比托勒密系统简单得多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非常困难、几乎不可解决的问题”,条件是要符合某些基本假设或公理,一共有七个。接着,他直截了当地给出了他的七个革命性的公理,翻译成现代语言如下:
1. 天体并不围绕同一个中心转动;
2. 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月球轨道和地球重力的中心;
3. 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因此也是宇宙的中心;
4. 相比于恒星之间的距离,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
5. 天空每天的视旋转是因为地球的自转;
6. 太阳每年的视运动是由于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旋转;
7. 诸行星的 “停滞和逆行”是由于相同的原因。
接着,他用七个短小的章节,简略地描述了太阳、月球和行星的新的轮圈和本轮,但没有给出任何证据或数学证明,证明“将在我更详尽的书中给出”。论文的最后一段自豪地宣布:
那么水星总共有7个轮圈;金星有5个;地球3个;围绕地球的月球有4个;火星、木星、土星各有5个。全部加起来有34个轮圈,足以解释宇宙的整个结构和行星的全部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