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者:西方宇宙观念的变迁》
【英】阿瑟·库斯勒
「献给Mamaine」
▷2014年版序:https://shimo.im/docs/2wAldwK9zLt5NZAP/
▷1968年版前言(图1-2)
▷1959年版序(图3)
据阿瑟·库斯勒的说法,科学革命的领导者(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在推翻中世纪的宇宙观时,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明确表示,这并不是在质疑科学取得的巨大进步。他的观点是,科学进步远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理性进步过程,而是不稳定的,往往是偶然的——一个杂乱无章、脱节的事件,非理性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库斯勒批判的不是科学,而是流行的“科学神话学”:
科学的发展通常被认为是沿着直线上升的一种清晰而理性的发展;事实上,它走的是一条曲折的之字形路线,有时几乎比政治思想的演变更令人困惑。尤其是宇宙理论的历史,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称之为集体性强迫症和受控性精神分裂症的历史;一些最重要的个人发现到来的方式令人觉得更像是一位梦游者而不是一台电脑的表现。
——「2014年版序」
亚里士多德的宇宙是集中式的。它有一个重力的中心,一个硬核,所有运动都以它为参照。一切有重量的物体都落向中心,一切轻飘的东西,如火和空气,都试图远离中心;而星体,既不重也不轻,属于完全不同的性质,则围绕中心做圆周运动。这个架构的细节无论是对是错,都是一个简单、合乎常理、令人心感安慰的有序架构。
哥白尼宇宙不仅向着无限扩展,同时还是分散化、复杂无序的。它没有一个方向上的自然中心,一个万物可以参照的中心。所谓的“上下”在方向上不再是绝对的,沉重和轻飘也不再是绝对的。之前,一块石头“重”意味着它倾向于落向地球的中心,这就是“重力”的含义。现在太阳和月球成为自己的重力中心。空间中不再有任何绝对意义上的方向。宇宙已经失去了它的核心。它拥有的不再是一个心脏,而是千万个心脏。
稳定、静止、有序而令人安慰的感觉消失了;地球自转、摆动、旋转,同时有着八九种不同的运动。而且,如果地球是一颗行星,变化的月下区域和超凡的天界之间的区别也就消失了。如果地球是由四大元素所构成的,那么行星和恒星也可能有着相同的土、水、火、气的性质。甚至可能有其他类型的人类在上面居住,就如库萨和布鲁诺所声称的那样。在这种情况下,上帝是不是得在每一个星体上都降临一次呢?上帝难道就是为了数以百万计星球中的某一个星球上居住的生灵而创造了这个巨大而多重的世界吗?
所有这些问题都并没有在《天球运行论》中提出,但所有这些都隐含在了书中。所有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迟早会被哥白尼学说的追随者们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