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shimo.im/docs/5rk9KYpdalsddW3x

即使最激进的解构主义者也会接受这个看法:存在着绝然不能认可的诠释。这也就意味着被诠释文本对诠释者强行规定了一些限制。诠释的极限同文本拥有的权利(而文本的权利并不意味着文本作者的权利)一致。
甚至在自空文本中(参见《小世界》一章),我们仍然有着衍义对象,它们毫无疑问地言明自身的不可能性。让我们实事求是一些:没有比生成没有意义的文本更意味深长的东西了。
如果有什么需要被诠释,那么诠释者必须在某个地方、运用相关的方式找到它。

——「前言」

『第四章 小世界』

4.1 虚构的世界
4.2 空空荡荡的世界vs.满满当当的世界
4.3 技术性方法vs.隐喻性方法
4.4 为什么可能世界对于虚构理论是有用的
4.5 小世界
4.6 建立小世界的条件
4.7 合作的意愿

关注

根据多勒泽尔的观点(Doležel,1988),虚构世界是不完整的和语义上不同质的:它们是残缺的小世界。
鉴于虚构世界是残缺的,它就不是最大化和最全面的事态。在真实的世界里,如果“约翰住在巴黎”为真,诸如“约翰住在法国的首都”“约翰住在米兰北面和赫尔辛基南面”“约翰住在其第一个主教为圣丹尼斯的城市里”这些判断也同样为真。这一系列的必要条件对于信念世界就无效。约翰相信“汤姆住在巴黎”为真,并不意味着约翰相信“汤姆住在米兰北面”。
虚构世界同信念世界一样是不完整的。在波尔和科恩布鲁思的《太空商人》(参见Delaney,1980)的开头写道:
我用脱毛肥皂往脸上擦,接着用从淡水水龙头流出来的细细水流冲洗。
在一个谈及真实世界的句子中,人们会对一处冗言感到新鲜,因为通常意义上讲,从水龙头流出的都是淡水。一旦人们怀疑这句话是在描述一个虚构世界,就会明白它提供了关于某个世界的间接信息。在这个世界里,在一般的洗脸池中,淡水相对于盐水而存在(而在我们的世界里相对存在的是冷水和热水)。尽管小说没有继续提供更多的信息,读者会急切地推断出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淡水短缺的科幻世界。
尽管如此,除非小说给予进一步的说明,我们必须认为淡水和盐水的分子式都是H2O。由此看来,虚构世界似乎是寄生的世界,因为,如果没有明确说明其他属性,我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真实世界中的属性依然有效。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