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本吉·沃特豪斯​

「献给我的爸爸妈妈」

▷前言(如图)

▷作者说明
为保护病人、同事和一些家人的隐私,本书对姓名、年纪、场所及其余可供辨认的细节均做了修改。
我还删去了我在遇到大多数困难时脱口而出的粗话——只是为了让我显得聪明一点。

▷引子

他们把你搞砸,你的老爸老妈。
不一定是存心,但就是这么做啦。

—— 菲利普·拉金:《这就是诗》

【第一部 前驱症状】

predrome(名词):疾病全面发作前的早期征兆

关注

“谢谢你给她做了检查,血的情况还不错!”他兴冲冲地说,“有点急性肾衰竭,但也不意外,毕竟这可怜人干巴得就像一张纳税申报单。格利克大夫说,是你主动想做这一例的?”
我可绝对没这么说过。
但是我正在扮演热衷学习的规培医师,于是没有否认。
他就像电器行(Curry's)里一个亢奋的导购员,自豪地向我展示了最新型的引线、屏幕和电极。他已经开好处方单,上面写的不是药物名称和多少毫克的剂量,而是电流强度和持续时间。
“我们开始之前还有什么问题吗?”切莱蒂大夫说。
“我问的这个大概有点蠢:ECT是怎么起效的?”
“这个谁也不知道。”他苦笑着说,“这是生命的一大谜团,但有点像是把死机的电脑关了再重启。”
哦,原来这么高科技。
“知道ECT的历史吗?”他问道。
我摇摇头。
“‘休克疗法’起源自古希腊人特别是希波克拉底的一个早期观察:发疯的人会在一次癫痫发作之后有好转。于是在20世纪30年代末,医生就开始试着靠人工手段主动引发癫痫,先是用化学品,然后用电。发展到现在,就是我们这样了。”
“哦哦,明白了。可是,唔,怎么会有麻醉医师在这儿?”
他不解地望向我说:“当然是为了实施全麻啊。你不会认为咱们要给人醒着做ECT吧?”
我不想承认,直到此刻,我对电痉挛治疗的全部知识都来自电影《飞越疯人院》。
“最早病人确实是醒着做ECT的,但后来麻醉发展了,就可以让病人先睡过去了。”他摇摇头,又追加了句,“老天,这又不是旧社会。”我以为他要说“旧石器时代”来着。
他把机器推过苏醒室的双扇弹簧门,停在了格拉迪丝的脑袋后方,然后接入墙上的插座。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