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世阿弥“花风幽玄”的美学 https://shimo.im/docs/473QMyBwjmf7La3w/ 』
▷风姿花传
▷至花道
▷能作书
▷花镜
▷游乐习道风见
▷九位
▷拾玉得花
▷申乐谈议
世阿弥(1363—1443)是日本古典戏剧样式——“能乐”的集大成者,他在中晚年时期写给其艺术继承人的关于能乐创作、演出、观赏、传承等问题的一系列“秘传”(又称为“秘传书”),在东方传统戏剧理论史上独树一帜,自成系统,不仅具有戏剧理论的意义,也具有东方美学乃至世界美学的价值。世阿弥将普通名词“花”用作基本概念,以花的自然特性来论述能乐的美感特征,又以“风”及若干“风”字词组来描述能乐艺术种种复杂的动态变化,“花”与“风”一静一动,达成空间性与时间性的一横一纵,合称为“花风”。“花风”最完美的结合就是“花风幽玄”或“幽玄”。世阿弥用“幽玄”这个汉字概念来描述能乐作为“神乐”(申乐)的神圣性、艺术高深度与超现实之美。
——「译者序」
十七八岁以后
此时期,是学习上的困难阶段。首先是因为处于变声期,少年时最可贵之“花”也没有了,身体长高也失去了形体美。而在此之前,声音动听,姿态优美,所学简单,而现在忽然有所改变,就会泄气,再加上有观众故意看其出丑,会让演员羞愧难言,顾虑重重,以致想打退堂鼓。
在此时期的学习中,即使被人挑剔耻笑,也不要介意。唯需闭门练功,早晚练习吊嗓子,以求开阔音域。一定要暗下决心,全力以赴,意识到时不我待,成败在此一举,誓将一生奉献于能乐,除此之外,不可枉费心力。若在此时半途而废,则能乐的学习前功尽弃。
一般说来,一个人的音质如何取决于先天生成,但使用黄钟调、盘涉调发声应该不难。倘若过于拘泥于音高,会连累表演的姿态,且会随着年龄增长使音质受损。
二十四五岁时
此时期,是确立自己从艺生涯的最初阶段,也进入了学习练功的新阶段。此时变声期已过,体态基本定型。能乐中的两个基本条件就是声音与姿态,这两个条件就是在这个时候确定的,并成为精力旺盛的年轻演员发挥潜力的基础。
有了这样的条件,演出时才会引人注目,观众一看就觉得:“啊,高手出来啦!”在能乐的竞演中,即便对手是名人,年轻演员也须凭借青春之“花”展示其魅力。而一旦战胜对手,观众就会过高评价他的实力。该演员也会觉得自己已是名角。要注意,这对演员本人是极为有害的。要知道此并非真正的“花”,而只是因为年轻而给观众以新鲜感觉的“花”而已。有眼光的观众是能够做出判断的。
要知道此时期之“花”只是初学期之“花”,若认为自己已经登峰造极,于是脱离能乐正轨,举止轻浮,以名角自许,则浅薄至极。要知道,即使被人赞许,即使与名家竞演时胜出,也只不过是一时新鲜之“花”罢了,应更好地练好表演模仿的基本功,向名家虚心请教,刻苦用功,更上一层楼。倘若将一时的“花”误为是真正的“花”,则会离真正的“花”更远。然而,许多人往往被一时之“花”所迷惑,焉知不可持久。所谓“入门”时期,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
又,应该像禅家那样反省顿悟,若能对自己此时的技艺有正确认识,则此时的“花”可以永葆新鲜。如自视过高,已绽放的“花”则会很快凋谢。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