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过去的诗人在百年后,甚至千年后,又重新被人认识,又能发生作用,在文学史上是数见不鲜的事,人们把这现象称作“某某的再生”。所谓再生,按照情形的不同,有的由于“同”,有的由于“异”;前者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在过去某某诗人的身上发现同点,起了共鸣,后者是一个时代正缺乏某某诗人的精神,需要他来补充。

——《杜甫和我们的时代》

@reading

福氏却以他历史学者的看法,给李贽一个透彻的评判。他说:“李贽是一个战士。所以他的议论本质上都是消极的;他没有新的认识论的思想,没有新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他却要扫除一些事物,把另一些已经在目前的事物来代替它,或者至少是放在那陈腐的事物的一旁。李贽攻击儒家的信条,最初是和王阳明与他的门徒们所做过的一样,攻击朱熹与他的学派所组成的信条,但随后是攻击儒家一般……”

——《评福兰阁教授的李贽研究》

关注

福氏从《焚书》里找出李贽的《赠利西泰诗》,他把这首诗逐字说明后,附带着说,总观全诗,除却典故的堆砌外,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以李贽反抗的精神,尚不能稍微脱却文学上传统的藩篱,也足见在中国摆脱成规的不易了(17页)。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