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孟子 等

▷梁惠王上 ▷梁惠王下
▷公孙丑上 ▷公孙丑下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离娄上 ▷离娄下
▷万章上 ▷万章下
▷告子上 ▷告子下
▷尽心上 ▷尽心下

▷告子上

本篇共二十章,集中论述了“行善”的问题,用来反驳告子等人关于人性本无善恶的观点。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是善良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还举出“孺子将入于井”的例子说明人性的善良是与生俱来的,其实也为孟子提出的人人可为尧舜的观点提供依据。孟子还提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根源与出发点。
但为什么人的行为善恶都有呢?因为“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也就是后天因素导致人们的行为与本性出现了偏差。
这样一来,人对于本性的后天修养就要努力把持自己的善心不变,同时由于周边环境的影响,善心被消磨又难以避免,所以要努力将善心补回来,所以孟子提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但不是从外界去寻求善心,而是“反求诸己”,要本心当中寻求善良。这和后世王守仁所说的“此心光明,夫复何言”其实也是一脉相承的。

关注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