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批判的导论》【英】安东尼·吉登斯​

▷序言(如图)

在本书中我要指出的是,社会学的实践需要唤起C.赖特·米尔斯所谓的“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术语已经被如此频繁地引用,以至存在着被平庸化(trivialised)的危险。实际上,米尔斯本人也是在一种非常含糊的意义上使用该术语的。在我看来,它指的是社会学分析过程中几种联系在一起的不可或缺的感受力。要理解由当今工业社会——指最初形成于西方的当今社会——所由产生的社会世界,就必须借助于三种社会学想象力,它们是历史的感受力、人类学的感受力和批判的感受力。

——「第一章 社会学:议题与问题」

关注

只有在1844年莫尔斯(Morse)在巴尔的摩与华盛顿特区之间首次成功地拍发电磁电报之后,通讯才开始与交通分离开来。莫尔斯电传了“上帝创造了什么?”(What hath God wrought?)文字,从而开创了信息传输的新纪元。
在这以前,远距离的交流依赖于人体在空间中的移动,按现在的标准衡量,速度也是奇慢无比。据估计,有将近三分之二的美国人在肯尼迪被刺事件发生的半小时之内就得知了这一消息。但在一个半世纪以前,当乔治·华盛顿在弗吉尼亚的亚历山大去世时,这一消息直到7天以后才首次刊登在纽约的报纸上。当然,从那个时候开始,空间移动也有了大幅提高。在分析这一现象方面,地理学家引入了一个简洁的分析模式,即“时空融合”(timespace convergence)。两个城市之间时空融合程度的比较,在1780年,例如,可以通过测算马车在爱丁堡与伦敦之间旅行的平均时长来达到,而在1980年,则可以通过测算飞机在这一旅程中的平均时长来达到。通过这种测算可以发现,这两个城市的融合程度提高了2000%。可以说,在东京与伦敦之间的时空融合比例将会更高。
这些现象与它们所隐含的实质意义一样有着重要的意义,那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生活在一个彼此相依的世界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世界体系”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