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开中国艺术:启发全球视野的当代名家25讲》
「献给我们的母亲」
▷作者简介(如图)
▷导言:历史学的视角 https://shimo.im/docs/rp3OMOnb92FbQ4km/
▷概述:中国艺术的25个面向 https://shimo.im/docs/XKq42gW8gluMxZAN/
宋代的宫廷画之所以充满活力,关键原因之一是它与更广阔的宫廷文化甚至整个文化趋势完全融为一体。几个世纪以来,诗歌和书法在宫廷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声望。因此,宋代宫廷很容易生发出将诗、书、画融于一件艺术作品的想法,而这种想法最先在宫廷之外的士人群体得以表达。有了这些想法,皇帝参与绘事就更加顺理成章,宫廷画也加入了士人画带来的新方向。徽宗在“诗画合璧”上率先垂范,并多次应用于自己的作品。他还为宫廷画工的画作赋诗、题字。南宋皇家收藏名录《宋中兴馆阁储藏图画记》于庆元五年(1199年)编订,其中列出了徽宗题写了自作诗的九幅画作。在南宋宫廷,“诗画合璧”的情况变得极为普遍:皇帝或皇后先写出一首诗词或一联诗句,然后由一位宫廷画工配以恰当的画以完成整幅作品。宫廷内外的作画方法彼此增益。恰如毕嘉珍(Maggie Bickford)所指出的,无论是士人——业余画家,还是宫廷画工,都热衷描绘梅花,这种热衷在诗歌中亦然;她还写道:“在南宋画中,士人与宫廷在美学和技法上互相渗透、创造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