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开中国艺术:启发全球视野的当代名家25讲》
「献给我们的母亲」
▷作者简介(如图)
▷导言:历史学的视角 https://shimo.im/docs/rp3OMOnb92FbQ4km/
▷概述:中国艺术的25个面向 https://shimo.im/docs/XKq42gW8gluMxZAN/
中国艺术的鉴赏家通常会针对一件艺术品的作者身份、真伪、纪年、流传历史以及风格渊源或相似性等提出问题。他们还会检验作品中其他元素的真伪,包括使用的材料、艺术家的款识、印章和押署,后世藏家与观赏者的印鉴、题跋等。典型的款识通常包含作品的标题、题献,还有落款的日期。有时,款识还会记录创作艺术品时的境况。题跋通常由他人撰写,写在书法或画作中的留白处,或纸质、绢质的拖尾上,特别是手卷作品。
款识能够为鉴赏家提供线索,比如:鉴赏家可以借助书法风格和安排款识的方式,辨明作品的真假。题跋的内容各不相同,从对作品进行视觉描述,到评估艺术品的美学价值和真伪、流传历史,或提及其伪造技巧与主题,也有简单提及题跋者于何时何地看到此作品,这些在收藏艺术品时是非常宝贵的参考信息。
然而,跋的真伪和鉴赏水准也难以一概而论。据说有人拿了一幅画请文徵明写跋,虽然文徵明知道那是一幅伪作,但依旧书写了跋文。当被人问及原因时,文徵明解释道:“凡买书画者,多有馀之家。此人贫而卖物,或待此以举火,若因我一言而不成,必举家受困矣!”应朋友请托或皇帝旨意所题写的跋文,通常充满了溢美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