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福永光司​

▷新订版序(如图)

庄子勾勒出大鹏的逍遥——振翅间掀起惊涛骇浪,乘飓风而上,展翅翱翔。这是大鹏雄浑壮阔的飞翔。然而,不言自明的是,大鹏实则暗指那些超脱于世间纷扰之外的绝对者。绝对者是不受凡尘琐事束缚,向着更为广阔之世界阔步而行的至大之人。于庄子而言,绝对者即超脱者。凡世之中充斥着无奈、妥协、自欺与沉迷。这些杂念都是让人精神滞留凡间而无法超脱的阻力。遑论还有那些来自价值与规范的恐吓,紧紧束缚住人们健全的生命。那些苍白的思维陷阱,让人们忌惮过去、恐惧未来。这一切都在阻碍人们飒爽的生命与健全的精神的超脱。而超脱者则冲破了一切的束缚。庄子认为,只有超脱之人才能解放世人,为世间带来美丽、光明与和谐。而大鹏,正是这超脱之人的象征。(节选)

关注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虽然,请尝言之。

“今且有言于此”——庄子权且主张了在绝对的“一”,也就是道中,无是也无非。但他的这一主张(言的一种)“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究竟是否与“是”,也就是世间的是非之争为同物?庄子主张“道无是非”,这的确与人们“有是有非”的普遍观点相异。但庄子“道无是非”的主张同时又是一种论争。既然属于争论的范畴,那么与世人“道有是非”的观点便无甚区别。“类与不类,相与为类”——说到底,不论庄子的主张与世俗中的论争是否同属一类,只要他想要通过言论心知的世界解决问题,与世俗争论必然成为一丘之貉。“则与彼无以异矣”——与彼,也就是与世俗的论争,并无区别。道本就无法通过人的心知与言论来感知,只有通过体验才能参透其中真谛。因此,绝对者仅将体验世界视为至上世界,与混沌相游。而庄子仍说“请尝言之”——我们在说明一件事情的时候,是无法脱离语言这一媒介的。语言是有局限的,我们要在时刻意识到这一点的前提下,进一步探讨道与言——实在与认识之间的关系。
文中“是类”“彼异”中的“是”与“彼”都指世俗中的论争。“请尝言之”——“尝”与“试”含义相似。论述尚未开始,庄子便提前表明“尝试”之意,旨在向读者说明,用语言概念来解释道,只是权宜之计。语言如同“指着月亮的手指”,手指是用来指月亮的,并非月亮本身。
庄子在提及道——实在本身——的形态样貌时,大多使用“不知”论,将这一问题抛出概念世界。例如“啮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大宗师》)、“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知北游》)等(著名诗人陶渊明有名句“悠然见南山”,该诗末句“欲辨已忘言”同样也是参照了庄子的此类说法)。因此,当其想要进一步展开对道的说明时,也要像“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出自本篇中王倪与啮缺的问答)一样,事先声明之后再娓娓道来。对庄子而言,悟道唯有依靠体验。道是将一切对立与矛盾原模原样总括在内的混沌。其中唯一绝对的价值,就是将其看作混沌本身的价值。这唯一的绝对价值,在认识的世界中被加诸于语言,便丧失了绝对性,堕入了相对价值的范畴。所以,庄子首先便声明:“请尝言之。”此时的庄子,与《浮士德》中的歌德一样,吟诵着“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中国禅宗中的体验主义主张不立文字,也体现了对庄子这一思想的继承)。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