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门:感官的故事》【英】阿什利·沃德​

▷前言:shimo.im/docs/VMAPLBVep2FmpnAg

我的感觉在为你歌唱。你的形象和声音是它的歌词,你的气味和触感是它的旋律。你的和弦包围着我,你就是我的世界。

——庞金(Punkin)

【第二章 快听】

声音是大自然的语汇。

—— 皮埃尔·舍费尔(Pierre Schaeffer)

关注

有些声音就是会折磨我们,这些声音往往有些共性。首先,它们会从背景中凸显出来。比如你在嘈杂的白天不会听见一只龙头滴水,可是到了万籁俱寂的夜间,那滴答声就非常明显。其次,这些声音会反复出现,速度一般较慢,往往还不太规则。糟糕的是,虽然原因并不清楚,可一旦把注意投射过去,人的心思就会被这些声音全部占据。我们基本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因此也做不了什么来改善处境。想要睡上一会儿的人,会去听点什么来隔开入侵的声音,比如音乐、自然中的声响,或者你喜欢的话也可以听听迷人的经济学讲座。可你要是这么做,我就得提醒你:虽然有证据显示这些方法确实能令你更快入睡,但同样有证据显示,如果在你睡着后这些声音仍在播放,它们的听觉刺激就会破坏你的睡眠模式。还有一个办法是戴降噪耳机。它的原理是用一支外部话筒测量你周围的环境声。有了这个信息,它就能在耳机中发出正好与环境声相抵消的声波,实现降低声音振幅的效果。
对许多人而言,上述入侵性的声音只是小事。它们的存在虽然烦人,但不会占据全部心神。但根据几项估算,大约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人会对特定的噪声有更深切的反应,整个生活都被这些噪声摧残,这种反应叫“恐音症”(misophonia)。这些人听见噪声时,不仅仅是感到恼怒,还会肾上腺素飙升,心怦怦直跳,原始的生存本能会占据身心,使他们不顾一切地想要逃跑。恐音症的常见诱因包括咀嚼声、鼾声、敲击声等,患者听到这些便感觉自己仿佛正遭受攻击。恐音症的源头是脑中一个名为“岛叶”的区域,其功能是将感觉体验与感觉输入相融合。恐音症患者的岛叶一是过度活跃,二是与其他脑区的连接比较特殊,与正常人稍有不同。虽然在我们这些有幸未患上恐音症的人看来,这些症状无非是患者在大惊小怪,但这是一种真实的困境,有神经病学基础。除了戴上耳机,我们也没什么有效手段来应对它,所以,如果你的另一半一见你吃东西就开始听播客,可别觉得是在针对你。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