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门:感官的故事》【英】阿什利·沃德​

▷前言:shimo.im/docs/VMAPLBVep2FmpnAg

我的感觉在为你歌唱。你的形象和声音是它的歌词,你的气味和触感是它的旋律。你的和弦包围着我,你就是我的世界。

——庞金(Punkin)

【第二章 快听】

声音是大自然的语汇。

—— 皮埃尔·舍费尔(Pierre Schaeffer)

关注

蚯蚓没有耳朵,但有原始的听力。查尔斯·达尔文在凭《物种起源》成名之前很久就研究过它们,晚年又浪子回头似的重回它们身边。他发现这些低调的地下生物在改造环境方面作用非凡,于是下定决心要增进对它们的了解。他对蚯蚓的研究十分广泛,比如他发现蚯蚓不喜奶酪,却偏爱胡萝卜——如果你打算请一条蚯蚓来共度周末,这可说是有用的知识。他甚至算出,在他的宅子,即离伦敦不远的“唐屋”(Down House)周围,每平方米泥土中有约13条蚯蚓。不过他真正做到无所不用其极的,还是对蚯蚓感觉的研究。他将几千条蚯蚓抓进屋子,养在台球桌上的几个花盆里,好能凑近它们仔细观察。接着他的想象力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他用提灯照它们,让女儿对它们大声喊叫,让儿子对它们吹巴松管;他还对它们喷吐香烟,甚至放了几个小焰火吸引它们注意。结果这些蚯蚓除了不喜欢光照之外,始终保持乐观。
然而当他将花盆放到钢琴上并开始弹钢琴时,蚯蚓的淡定消失了。这时的它们,用他的话说“就像兔子窜进地洞”。它们在钢琴和台球桌上的不同反应,关键在于振动。钢琴上的蚯蚓能够清楚感觉到钢琴的混响,并做出相应行动。在美国,就有一群人专门利用蚯蚓的这种敏感性,人称“吼虫师”(worm growler)。我来解释一下:这些吼虫师会在地里钉进一根木桩,再用一片叫“啸铁”(rooping iron)的金属摩擦它。木桩的振动在地底生成一片可怕的杂音,蚯蚓于是纷纷逃上地面,进而被抓住当鱼饵。世界其他地方的渔民也采取相似的手段,用各种声音将蚯蚓哄上地面。经常有人宣称蚯蚓这么做是因为那声音模拟了雨打地面的啪嗒声,它们是害怕淹死才逃上来。但其实,蚯蚓溺死的危险很小,即使头顶有积水也没事。它们有这种反应,还是因为那声音模拟了地下的猎食者,比如鼹鼠。当捕猎者在地下肆意挖掘,蚯蚓就会逃到地面,而鼹鼠不太可能跟着到地面上来。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