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尼古拉斯·赖什」

我们不是乐观主义者,并不给出一种人见人爱的美妙的世界图景。无论身在何处,我们仅拥立正义一方,为穷苦大众力行些许分内之事。

—— 赫伯特·麦凯布(Herbert McCabe)

▷前言

鄙人或许不是最适合去笔墨希望的作者。因为就我而言,那个谚语里的杯子不但空了一半,还无疑含有某种污臭的致命液体。一些人秉持着“明日终究死,今朝吃喝欢”的哲学,另一些人的哲学倒更投合我的兴味——“明日终究死”。我之所以无视这些令人苦恼的癖好而选择来写这个主题,理由之一就在于:借用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话来说,在遭遇了“已然失落的未来”的时代,希望这一概念却被莫名其妙地忽视了。另一个回避此主题的原因,或起于这一事实:那些敢于谈及它的人,都无可幸免地衰微在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的巨著《希望的原理》(The Principle of Hope)——我在第三章中会有所论述——的阴影之中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编年史中,布洛赫的著作虽不见得最令人钦赞,但却是迄今为止最长的一部。
据说,哲学家们多半已摒弃了希望。大眼一瞥图书馆的目录就能看出,他们将这一主题谦卑地让渡给了这般的书名:《半满:乐观主义、希望和信仰的四十个励志故事》(Half Full :Forty Inspiring Storiesof Optimism, Hope , and Faith),《一点信仰、希望和欢乐》(A Little Faith , Hope and Hilarity ),《希望的年月:剑桥、南太平洋殖民政府和板球运动》(TheYears of Hope : Cambridge ,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in theSouth Seas and Cricket ),更不用说鲍勃·霍普(Bob Hope)那为数众多的传记了。这一主题似乎招引了地球上每一个感伤的道德主义者和为精神摇旗呐喊的人。如此一来,对于像我这样在板球和殖民政府方面都没有背景,却关切这一观念的政治、哲学和神学意蕴的人,倒也有了反思的空间。
此书出自我于2014年受邀在弗吉尼亚大学佩奇-巴伯讲座(Page-Barbour Lectures)发表的讲演。我谨向所有在夏洛茨维尔让我感到宾至如归的人们,尤其是珍妮·盖迪斯(Jenny Geddes),表示由衷的感谢。查德·威尔蒙(Chad Wellmon)极具效率地安排了我的讲学,躬亲表明自己是一位最投缘而尽责的东道主,我当向他致以特别的谢意。

特里·伊格尔顿

关注

将希望称为美德,意在表明它更是一种气质,而非体验。阿奎那把神学方面的希望描述为“一种精神的气质”,虽然他将希望和一般意义上的希望——与主要情感中的恐惧、悲伤和欢乐同列——作比。约翰·斯图尔特·密尔以苏格兰童子军的腔调说,这种美德是一种气质,它“刺激人的潜能,并将所有的积极能量保持在良好的秩序中”。笛卡尔也把希望看作坚信所欲求之事能够达成的精神气质。和所有美德一样,它是后天习得的以特定方式去思考、感觉和行动的习惯。希望必定属于一种生活形式,而不简单是一次性的事项。有耐心和拥有忍耐的美德之间是有差别的。某个在其生命中只清醒过一次的人,不能自称有节制的美德。此外,种种习惯和能力也不是体验。一个习惯了满怀希望的人,首先就不能享受特定感觉,而是以自己的行动倾向对未来做出断然的回应。照此而言,他(她)更像乐观主义者;但实践希望的美德并不必然要假设万事如意的乐观主义。当然,当前景黯淡的时候,要坚持一己的希望就需要更多的美德。而且,怀揣希望的人必须瞥见潜在的灾难深渊,乐观主义者却通常不愿这么做。他们还必须能够给出希望的根据(比如对人性的一般信念),但变幻无常的乐观主义者就感到没有必要为自己乐天的本性做辩护,并确实能够理性地做到这一点。
如果希望只是一种情感的话,就算不上美德了,奥古斯丁和阿奎那都这么认为。你会因美德而受到赞誉,但拥有情感(至少对于自发的情感而言)就另当别论了。那些为了体验宽恕感而付出辛苦努力的人可以为自己感到自豪,然而本能的怜悯,无论能造就多少道德上的善,其本身却不是道德上的成就,因为它根本就不是一种成就。希望可由实践和自律得到培植,所以它更是一种优点。希望必须是习得的,就此而言,恩斯特·布洛赫站在了正确的立场。无论其他,将希望称为美德,就是宣称它有益于人类的福祉。基于这种理论,我们应当满怀希望,因为它是自我实现的题中之义。至少在希望是合情合理的时候,我们应当希望,而不是腋下藏刀或对他人的成就嫉妒不已。希望并不是一种选项或主观的一时兴起。有些评论者拒斥这种看法,理由是希望是欲望之一种,而欲望一般而言并不为我们所控制。通常情况下,我们并不能选择一己所愿。在其根本处,这三种神学的美德的确都不是意志的问题。或许,那些反对我们应当去希望的人,低估了希望可被主动培植的程度。纵然希望是一种义务,也不意味着我们要以永远的欢欣鼓舞为己任,或者可以在毫无意义的情况下去希望。诚然,无论情境如何惨淡,基督徒们总会习惯性地满怀希望。然而,他们之所以认为这样做是理性的,是因为耶稣复活的承诺。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