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每天清晨,我最早听到的声音,是磨坊的女工们穿着木屐,踩过鹅卵石街道发出清脆的哒哒声。比那更早的声音,我猜是工厂开工的哨声,但我从来没有那么早醒来,未能亲耳听到过一次。
我的卧室住四个人,与其说是卧室,不如说是狗窝,里面永远是脏兮兮的,看了就睡不着。许多年前,这间房子原本是平常的住家,后来布鲁克一家买了下来,将它改造成内脏店兼出租屋。布鲁克一家从以前的屋主那儿继承了好几件报废的旧家私,却没有精力将它们搬走,所以我们只好委屈睡在原本应该是客厅的房间里。天花板挂着一盏沉重的玻璃吊灯,积着厚厚的一层灰,看上去像一层羽毛。一样庞大而丑陋的东西占据了一堵墙的大部分面积,似乎是餐具柜,又似乎是衣帽架,上面有许多雕刻花纹、小抽屉和好几面镜子。房间里有一张地毯,原来应该很华丽,但如今却在周围堆满了污水桶。另外还有两张抛光的椅子,椅面都裂开了,以及一张旧式的马毛扶手椅,坐上去只会滑倒下来。这个房间被改造成卧室,硬生生地塞进四张肮脏的床,和这些废品堆放在一起。……

关注

不管怎样,房屋的兴建正在进行,市政局的住宅区矗立着一排排红色的房屋,看上去全都长得一个模样,就像一个豆荚里生出的两颗豌豆,(这句俗话是从哪里来的?豌豆还是很有个性的。)成为工业城镇郊区的一大景致。这些房子怎么样?比起贫民区的房子哪一个好?我可以列举日记中所记载的两个例子,让你有所了解。租客们对房子的意见大相径庭,因此,我举的例子一个是正面的评价,另一个是负面的评价。这两个例子都取自于威根,两座都是稍微廉价一些的“单客厅型”房屋。
1. 榉树山住宅区的房子
楼下:客厅很大,有厨房、壁炉、碗橱和固定的梳妆台,合木地板,玄关很小,厨房较大。有新式电炉,向市政局租赁,价格与煤气炉差不多。
楼上:两间宽敞卧室,一间小卧室——只适合当储物室或临时卧室。有浴室、厕所,冷热水都有。
小花园。这个住宅区的花园大小不一,但大部分只是一小块空地。
家里住四口人,父母和两个孩子。丈夫有份好工作。房子似乎建得不错,看上去不寒酸。限制较多,例如,不能养家禽或养猪,不得接纳住客,不得转租,未得市政局许可不得经营任何生意。(不得接纳住客这一条可以理解,但其他条款则值得商榷。)住客们对房子非常满意,觉得很自豪。这个住宅区的房子保养得不错,市政局很注重维护,并敦促住客要保持地方的整洁,等等。
租金:11先令3便士,费用已包括。进城的巴士车费是2便士。
2. 威利住宅区的房子
楼下:客厅14英尺乘10英尺,厨房比这小很多,楼梯下有小小的储物间,浴室很小但还不错,墙上有小衣柜,有煤气炉和电灯,厕所在屋外。
楼上:一间卧室14英尺乘10英尺,有一个小小的壁炉;另一间卧室面积相同,没有壁炉;另一个房间7英尺乘6英尺;最好的卧室有嵌墙的小衣柜。
花园大小是20码乘10码。
家里住六口人,父母和四个孩子,大儿子十九岁,大女儿二十二岁。除了大儿子外,其他人都失业。他们对住房很不满意,抱怨意见如下:“房子太冷了,阴风阵阵,而且很潮湿。客厅的壁炉根本不暖和,还弄得到处是灰——因为修得太低了。最好的卧室里的壁炉太小,根本没有任何作用。楼上的墙壁开裂了,由于小卧室根本派不上用场,五口人睡一间房,另一个(大儿子)睡一间房。”
这个住宅区的花园都缺乏照料。
租金:10先令3便士包费用。距离城里有一英里多的路程,没有巴士。

我可以再列举其他例子,但这两个例子已经足够了,因为市政局营建的公屋差别并不是很大。有两件事可以立刻感受到:首先,市政局公屋就算再差,也比它们所取代的贫民区旧房好,单单是有浴室和花园这两点已经足以弥补其他不便。其次,这些房子的租金都很贵。住在报废房屋里的人每周只需要付6、7先令,而搬进市政局公屋得付10先令。这一情况影响的是在职人士,因为那些领救济金的人四分之一的金额被视作房租,而如果房租多于救济金的四分之一,他们可以获得额外的津贴。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