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每天清晨,我最早听到的声音,是磨坊的女工们穿着木屐,踩过鹅卵石街道发出清脆的哒哒声。比那更早的声音,我猜是工厂开工的哨声,但我从来没有那么早醒来,未能亲耳听到过一次。
我的卧室住四个人,与其说是卧室,不如说是狗窝,里面永远是脏兮兮的,看了就睡不着。许多年前,这间房子原本是平常的住家,后来布鲁克一家买了下来,将它改造成内脏店兼出租屋。布鲁克一家从以前的屋主那儿继承了好几件报废的旧家私,却没有精力将它们搬走,所以我们只好委屈睡在原本应该是客厅的房间里。天花板挂着一盏沉重的玻璃吊灯,积着厚厚的一层灰,看上去像一层羽毛。一样庞大而丑陋的东西占据了一堵墙的大部分面积,似乎是餐具柜,又似乎是衣帽架,上面有许多雕刻花纹、小抽屉和好几面镜子。房间里有一张地毯,原来应该很华丽,但如今却在周围堆满了污水桶。另外还有两张抛光的椅子,椅面都裂开了,以及一张旧式的马毛扶手椅,坐上去只会滑倒下来。这个房间被改造成卧室,硬生生地塞进四张肮脏的床,和这些废品堆放在一起。……

关注

当你看到有200万人失业这个数字时,你很容易以为只有200万人没有工作,而其他人的日子都过得很舒服。我承认直到不久以前,我就是这么想的。我原先是这么计算的:如果登记失业的人是200万,加上赤贫的人口,再算上那些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登记失业的人,英国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口(靠救济金生活的人不可能吃饱穿暖)最多也就不过500万。
这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数字,因为,首先,失业数字所统计的都是那些领取救济金的人——大体上,他们都是一家之主。一个失业男性的家人并没有被计算在内,除非他们另外领一份失业津贴。一个劳工介绍处的官员告诉我,如果要得出靠救济金(不是领取救济金)讨活的人口的确切数字,你必须将官方的数字乘以3倍,甚至更多。光这一点就将失业的数字变成了600万。此外,还有许多人虽然有工作,但从经济角度看,他们也可以被归入失业者的行列,因为他们所挣的钱远远不足以维持生计。算上这些人和依靠他们生活的家人,再算上领退休金的老人、赤贫人群和其他人,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大概得有1000多万。约翰·奥尔爵士得出的数字是2000万。
威根是工业和采矿区的典型代表,以这里的数字为例,交了社保的工人数目大约是36000人(26000名男性,10000名女性)。在这些人中,1936年初失业人员的数目是10000人,但那是在煤矿全天候开工的冬天。到了夏天,失业人员的数目是12000。将其乘以三,你会得出30000到36000的数字。威根的总人口不到87000人,因此,全部人口中,每三个人就有一人——而不仅仅是登记失业的工人——在领取和依靠救济金生活。那10000到12000名失业人员中,大约有4000到5000名矿工过去七年来一直处于失业的状况。在工业城镇中,威根的情况还不算太糟糕。即使在谢菲尔德,这座城市近一两年来由于战争和战争的谣传经济发展得不错,但其失业人口的比例也好不了多少——每三个工人中就有一人登记失业。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