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去兰亭,正逢细雨霏微,湿峰凝翠,道是无晴却有晴的天气。微阳欲出还敛,而山色空蒙,万竿摇碧,清流急湍,在悄无游客的境地里,任我闲吟,看山看水,听风听竹,使我觉得颇有一点佛家所谓出世之感。
我小心涉溪,缓步攀山,走到天章寺遗址。此处苍山四合,噀云拍面,新篁分绿,染我衣襟。所谓“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果不虚传,足见前人选址之高明也。这里地处山坳之中,人家自汲清泉,夏茶初摘,碧乳浮香,坐在石础上品茗,清冽沁人心脾。此时正值小雨初霁,苍霭缥缈,出没于松巅峰岩之间,其变幻之速,连画也画不出。
——《杭绍行脚》
山容水态,岚影波光,清晨起来,我独自倚遍栏杆,浅吟低唱,在朝晖淡抹的平湖上,我暂时没有听到烦嚣的录音机,扰人的大喇叭,唯闻松声鸟语,遗世忘机,澄澈空明,感到真正的美就是自然,她毫无做作,没有虚伪,在这天地间,山呀!水呀!鸟呀!……都是一片天真。风景也好,处世也好,脱离了真,即使道貌岸然、红粉朱颜,也多少笼罩着一层伪装。风景规划,在于怎样来处理这自然的景色,而保其天真。如果我们将一个村姑打扮成为一个艳妇,那又有什么意思呢?山与水相映成趣,七星岩涌出水中,山麓有洞,洞中有水。参错弯头,隐约石矶,都证明了这些景观的特点。如果再说得明白一些,要保持其自然特色,必须注意山与水的关系,它们两者是相依为命的。遗憾的是,我们“好心肠”的工程师,在岩下兴建了公路似的交通道,使山不见脚,水失其源,总有些怪他们落笔太直率。星湖本来是应该以舟游为主的,我凝望着这照眼的明镜总思量着,为什么“如斯好水面,不见漾轻舟”呢?
岩有七,它并不是排排坐、个个站,而是参差错落地安排在镜面似的湖波上,因此水的变化多了。但岩并不大,如果将大而无当的大量建筑物压在它们身上,不但破坏了这个地方的山水,而且蟾蜍岩简直像真的蟾蜍了。
游了鼎湖山,归途与唐天培同志缘径随溪下山。石壁森严,石峰嶙峋,比七星岩更为雄健,而细雨霏霏,溪流淙淙,寂静的山蹊里泉声、雨声有些难分。经过补山亭,顿觉豁然开朗,回首来时故道,则万松如盖,深幽莫测,幽明对比,在此立一亭,不能不信前人选点之高明。这里飞水潭的瀑布,听说很是可观,可是要寻找它,却又不很容易。人稍倦,小隐亭内微闻水声,待出亭则轰然巨响,别有天地,万丈空明,其下一泓清泉,山光、水色、松涛、水声。这时所受的感觉,与在亭中,真是动静顿分。鼎湖山两景,其成功皆出于一亭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