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

▷俄罗斯文坛的一朵奇葩(代译本序)(如图)

「文前」

尊敬的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

做一个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家,这一愿望在我心里越来越强烈。同时我也看到,在描写现实生活的时候,绝不可能保持崇高而宁静的心境。而这种心境在创作鸿篇巨制的时候又是必不可少的。现实生活太活跃,太多变,太富刺激性,作家的笔会情不自禁地滑向讽刺……

米·阿·布尔加科夫

摘自米·阿·布尔加科夫于1931年5月30日给约·维·斯大林的信。

关注

顺便说一下,第一次我是由科斯托若戈夫带进中央文学家宫的。不过,后来我才知道他的姓名。我正在大门口受煎熬,突然听到有人问:
“想进去吗?”
提问的人个子不高,穿得虽然整齐,却也平平常常,一分钟后你就会忘记他穿的什么样。即便是特大要案侦查员以后拷问你,这个人穿什么衣服,你也永远回忆不起来。可是,有一个细节我却记住了:他拎着一个破皮包,提手用蓝色绝缘带缠着……
“不,我等朋友!”我充满自尊地回答。
他认真地看了看我,笑了。他有一张奇怪的脸——牛皮纸似的病态的脸,上面布满无数细小、似乎易破碎的皱纹。这是一张特殊的小孩的脸:仿佛他突然得知一项可怕的秘密,在它的重压下,他骤然衰老了。只是这双眼睛没有衰老,依然是那么炯炯有神。我久久想不出他到底像谁。后来我明白了。我还在上中学的时候,我们班去了一趟列宁格勒,在那里又去了珍品陈列馆。我被一个浸泡在巨大玻璃酒精罐里的婴儿惊呆了。它的皮肤也是灰色的,几乎是无色的,很是吓人。而一双睁大的又蓝又亮的眼睛则绝对是活生生的……这个婴儿后来我在好长时间里一再梦见。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