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登无精打采地看着这堵书墙。他痛恨这里所有的书籍,无论是新书还是旧书、高雅的书或是粗俗的书、装腔作势的书还是幽默诙谐的书,统统都不喜欢。单是看到这些书就令他想起自己已经文思枯竭。他在这里上班,说是一位作家,却根本写不出一个字!这不仅仅是不能出版的问题,而是他什么都写不出来。而那些尽是废话的作品却能堆在书架上——至少它们就在那里,称得上是一种成就。连戴尔和迪平那种作家每年都能出书。不过,他最痛恨的是那些装腔作势的“有文化”的书,那些文学批评和纯文学作品。那些有钱的剑桥文艺青年几乎是在睡梦中写下了这些东西——要是戈登钱多一点的话,说不定他也会写出这种作品。金钱与文化!在英国,没有钱就意味着你没有文化,就像没有钱你进不了马术俱乐部。就像一个孩子摆弄松动的牙齿的本能,他拿出一本看上去很高雅的作品——《意大利巴罗克风格之我见》——打开这本书,读了其中一段,然后半是厌恶半是羡慕地把书塞回原来的位置。多么渊博的知识!多么富于品味而可恶的典雅文字!而且,这种精致的作品意味着金钱!因为说到底,藏在这些文字背后的除了钱还有什么?有钱才能接受正规的教育,有钱才能结交有影响力的朋友,有钱才能享受闲暇和心灵的宁静,有钱才能去意大利。是钱写出了书,是钱把书卖出去。噢,上帝啊,不要赐予我公义,赐予我金钱吧。
他晃了晃口袋,里面的硬币叮当作响。他就快三十岁了,仍然一事无成,只有他那本彻底以失败告终的可悲的诗集。自从那时起,整整两年,他在一本烂书的迷宫中竭力挣扎,毫无进展,而且他也清楚地知道以后也不会有任何进展。全都是因为缺钱,就是因为缺钱,剥夺了他“创作”的能力。他认定了一个信念:钱,钱,一切都和钱有关!没钱的话就连一本只卖几便士的廉价中篇小说你也写不出来。构思、精力、才智、风格、魅力——这些都得用真金白银才能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