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信息:

奥威尔童年时生活在泰晤士河谷的施普雷克和亨里。他的父亲是一位驻印度的民政官,当时仍然在印度任职,他和母亲与两个姐姐过着还算宽裕的生活,先是在伊斯特本的一间寄宿学校上学,后来获得奖学金入读著名的伊顿公学。童年时埃里克(奥威尔本名)的姐姐玛尤丽经常带着他和她的伙伴们一同外出游玩,河谷的优美风光和孩子们无拘无束的嬉戏玩乐为奥威尔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而小镇淳朴民情则塑造了奥威尔重视英国传统价值观的品格和情怀。
1937年奥威尔参加西班牙内战,被法西斯军队的狙击手击中喉部,到了1938年伤情复发,引发严重肺炎。友人迈尔斯资助三百英镑让他与妻子到北非法属摩洛哥的马拉喀什疗养,从1938年9月一直呆到1939年3月,《上来透口气》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完稿的。和之前的作品一样,由维克多·戈兰兹出版社在1939年6月出版,但该书里面关于左翼书社的演讲的描写令戈兰兹深感不悦,但是他并没有要求对内容进行修改就出版了这本书,但自此奥威尔与戈兰兹心生芥蒂。

关注

那个旅行推销员又拿了我一根火柴,拿去剔牙,然后把火柴盒丢了回来。火车呼啸着驶上一座铁路桥。我看到下方有一辆面包店的小货车,还有长长一队卡车,上面载满了水泥。我在心里想,奇怪的是,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对于胖子的观感是对的。确实,一个胖人,尤其是一个从出生就是胖子的人——从童年开始就是胖子的人——和其他人不太一样。胖子的生平和别人不同,他们就像是轻喜剧演员;至于那些在马戏团穿插表演的大胖子,或者说那些体重超过二十石的人,他们表演的就不是轻喜剧,而是低俗闹剧了。我这辈子胖过,也瘦过,我知道长胖确实会影响你的世界观。肥胖让你不至于太在乎事情。我猜想,一个从未瘦过的人,一个从出生走路就被称为“胖子”的人,也许从未体验过任何深刻的情感。他怎么能有所体验呢?在这方面他完全没有经验。他从未经历过悲剧性的一幕,因为有了胖子出现,任何一幕情景都不会是悲剧,而是变成了一出喜剧。想象一下,哈姆雷特变成了胖子!或让奥利弗·哈迪去演罗密欧。我想起了前几天在博姿书店里买的一本小说,里面的内容很有趣,书名叫做《浓情不再》。书中的主人翁发现他心爱的女孩与另一个男人私奔了。他是言情小说里典型的男主角,长着一张苍白而多愁善感的脸和黑色的头发,有自己的产业收入。我依稀记得那一章节是这么写的:
“戴维在房间里徘徊着,双手捧着额头。这个消息令他彻底惊呆了。他久久不能相信这件事是真的。谢拉背叛了他!这不是真的!突然间他意识到事情终究发生了,惊愕地看清了事实。太过分了。他跪倒在地,失声痛哭。”
里面的描写就是这样。即使在这个时候,它也会令我心有所感。你可以看到,有的人就可以这么做。但像我这样一个人呢?想象一下希尔达和别的男人共度周末去了——我可不会在乎,事实上,这个半老徐娘还能风韵犹存会让我觉得很高兴——但假如我真的在乎呢,我会不会跪倒在地失声痛哭呢?有人会希望我这么做吗?你不会希望一个像我这种身材的人这么做。那可真是大煞风景。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