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信息:

奥威尔童年时生活在泰晤士河谷的施普雷克和亨里。他的父亲是一位驻印度的民政官,当时仍然在印度任职,他和母亲与两个姐姐过着还算宽裕的生活,先是在伊斯特本的一间寄宿学校上学,后来获得奖学金入读著名的伊顿公学。童年时埃里克(奥威尔本名)的姐姐玛尤丽经常带着他和她的伙伴们一同外出游玩,河谷的优美风光和孩子们无拘无束的嬉戏玩乐为奥威尔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而小镇淳朴民情则塑造了奥威尔重视英国传统价值观的品格和情怀。
1937年奥威尔参加西班牙内战,被法西斯军队的狙击手击中喉部,到了1938年伤情复发,引发严重肺炎。友人迈尔斯资助三百英镑让他与妻子到北非法属摩洛哥的马拉喀什疗养,从1938年9月一直呆到1939年3月,《上来透口气》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完稿的。和之前的作品一样,由维克多·戈兰兹出版社在1939年6月出版,但该书里面关于左翼书社的演讲的描写令戈兰兹深感不悦,但是他并没有要求对内容进行修改就出版了这本书,但自此奥威尔与戈兰兹心生芥蒂。

关注

战争把我从熟悉的旧生活轨道中拉了出来,但经过一连串奇奇怪怪的事情之后,我几乎把它忘得一干二净。
我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永远不会忘记任何事情。你记得十三年前在阴沟里看到的那片橘子皮,你记得在火车站候车室惊鸿一瞥的托基小镇的彩色海报。但我这里说的是另外一种回忆。我仍记得旧时下宾菲尔德的生活。我记得我的钓鱼竿、红豆草的味道、站在棕色茶壶后面的母亲、那只红腹灰雀杰奇和集市的马槽。但这些都不再是鲜活的回忆。这些是逝去的事物,和我缘分已尽。我从来没有想过,有那么一天我会希望回到过去。
战争结束后的那几年很古怪,几乎比战争本身还要古怪,虽然人们对那段时间的记忆并不是非常鲜明。对一切抱以怀疑的态度变成了一种不同的形式,但比以往更加强烈。数百万男人突然间被踢出部队,发现他们为之浴血沙场的国家根本不欢迎他们。劳合·乔治和他的朋党在营造工作依然存在的幻觉。一群群退役的士兵摇晃着捐献箱来回徘徊着,蒙面的女人在街头唱歌,穿着军官束腰外衣的家伙拉着难听的手摇风琴。在英国,每个人似乎都在为了找工作而奔波,包括我在内。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