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并不会在石头表面绘制有意义的形象,将其理解为有意义的形象的是人类的想象力,也就是所谓的“类推之魔”。我所写的虽然是“石头表面”,但不如说是石头诞生时被封入石头内部的、被隐藏的形象,在石头被人们一分为二或被打磨时偶然浮现在表面,也许这种说法更接近真相吧。由于偶然,类似的奇迹广为人知;奇迹一旦出现,它的专制力量就会限制人们的想象力。罗夏墨迹测试的图像一旦被我们认知为“花”,以后再怎么看它,都看不出除花以外的其他东西了。无意义的形象就这样打开了梦中世界的大门。想象宛如被镜子映出一般,浮现在石头表面。就像加斯东·巴什拉在《大地与休息的梦》中所言,“存在的胚胎就是梦的胚胎”。
——「石头的梦」
苏格兰古都爱丁堡的荷里路德宫与玛丽·斯图亚特的悲剧回忆有关,在宫廷深处的庭院里有一座形状奇特的建造物。菲尔卡内利写道:“这与其说是建造物,更像是一个放在底座上的结晶,像一个宝石。这个巨大的矿物标本,比起放在禁止普通人进入的庭院,其实更适合放在矿物学博物馆。”
这座建造物是在1633年,由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命令宫廷石匠中的工长约翰·米尔恩(John Mylne)与另一位石匠约翰·巴托共同建造的。石材被切割为正二十面体,是一座几何学式的日晷;每个面上有半球状的凹陷,里面雕刻着示影针和各种装饰。底座以一根柱子支撑着这个多面体,底座下面还有三层相叠的五边形地基。整体中只有这部分显得很不协调,可能是后人修复的吧。
图7 爱丁堡的正二十面体日晷
我们所知的古代日晷多种多样,有由巴比伦的神官贝洛索斯(Berossus)发明的半球式日晷、萨默斯岛的阿里斯塔克斯(Aristarchus of Samos)发明的圆盘式日晷、尼多斯的欧多克索斯发明的“蜘蛛式”日晷、以锡拉库萨的斯科普斯(Scopas)为制作者的柱脚式日晷、帕特洛克罗斯(Patroclus)发明的斧头式日晷,还有阿米苏斯的狄奥尼索多罗斯(Dionysodoros of Amisos)发明的圆锥式日晷等等。但是据菲尔卡内利的判断,爱丁堡的正二十面体日晷与那些日晷的形式完全不一样,其中没有一个是它的原型。然而在希腊,日晷的古称是Gnomon,词源与Gnosis(知识)和Gnome(地精)相同,指的是被隐藏的知识与秘技。从原始含义的角度思考,爱丁堡的日晷究竟象征着什么不言自明。可以说,正二十面体的日晷既是真正的时钟,也是为了接近诺斯替主义的炼金术奥义而造就的秘密钥匙。
Gnome是帕拉塞尔苏斯依据希腊语的Gnosis(知识)创造出的词,众所周知,这个词指的是守护地下矿物、金属和宝石的妖精。虽然它是丑陋的小人,但是它本性善良,经常为人类立功。深埋在地下的矿物,与哲学家和炼金术师寻求的被隐藏的知识,在某些思想发展的本质方面似有相同之处。
正二十面体在柏拉图的《蒂迈欧篇》中是水元素,在爱丁堡的炼金术式日晷中是未知的结晶,是“智慧之盐”,是具象化的精灵或者火焰,也是亲切、喜欢照顾人的地精。总之就是人们进一步认知古代知识时不可或缺的东西。而它以结晶的形态表现这一点是有意义的,这个规则的正二十面体代表的不是物质,也不是物质的性质,而是物质的形式。盐在运动,是中间项,也是使物质结合的媒介,在炼金术中盐与结晶有相同含义。简单来说,它就是“贤者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