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者:西方宇宙观念的变迁》
【英】阿瑟·库斯勒
「献给Mamaine」
▷2014年版序:https://shimo.im/docs/2wAldwK9zLt5NZAP/
▷1968年版前言(图1-2)
▷1959年版序(图3)
据阿瑟·库斯勒的说法,科学革命的领导者(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在推翻中世纪的宇宙观时,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明确表示,这并不是在质疑科学取得的巨大进步。他的观点是,科学进步远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理性进步过程,而是不稳定的,往往是偶然的——一个杂乱无章、脱节的事件,非理性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库斯勒批判的不是科学,而是流行的“科学神话学”:
科学的发展通常被认为是沿着直线上升的一种清晰而理性的发展;事实上,它走的是一条曲折的之字形路线,有时几乎比政治思想的演变更令人困惑。尤其是宇宙理论的历史,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称之为集体性强迫症和受控性精神分裂症的历史;一些最重要的个人发现到来的方式令人觉得更像是一位梦游者而不是一台电脑的表现。
——「2014年版序」
还有一个观点也正在传播,即天空本身不是圆形的,而是如帐篷或帐幕的形状。塞维利亚努斯引用《以赛亚书》第40章第22节,神“铺张穹苍如幔子,展开诸天如可住的帐篷”。也有其他人和他说法相似。然而,教会的教父和圣师们对这些世俗的事务并不十分感兴趣,不愿深入探究。中世纪早期的第一个全面的宇宙系统,注定要取代从毕达哥拉斯到托勒密的异教徒天文学家的教导,这就是修士科斯马斯撰写的著名的《基督教世界风土志》。科斯马斯生活在6世纪,出生于亚历山大里亚,作为商人和海员,他曾走遍已知的世界,包括阿比西尼亚、锡兰和印度西部,赢得了“印度旅行者”(Indicopleustes)的称号。他后来成为一名修士,并在西奈的一所修道院里写下了他的巨著。
该书共12卷,第1卷题为“反对那些想要信奉基督教,却像异教徒一样思考和想象,认为天是球形的人”。《出埃及记》中描述的圣幕是长方形的,长是宽的两倍:因而地球就该具有相同的形状,在宇宙底部从东到西纵向放置。它周围环绕着海洋,就像摆放陈设饼的桌面被波浪形的边界所包围那样。海洋被第二个地球包围,这是天堂的所在地,也是在挪亚越过海洋之前人类的家园,但现在无人居住。从这个荒芜的外层地球的边缘升起四个垂直的平面,这是宇宙的墙壁。它的屋顶是一个半圆柱体,立于北墙和南墙之上,使宇宙看起来像是一个半圆形活动营房,或是一个带弧拱盖子的维多利亚式旅行箱。
然而,这个屋子的地板也就是地球,并不是平坦的,而是从西北到东南倾斜的——因为《传道书》第1章第5节中写道,“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因此,像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一样流向南方的河流比朝“上坡”流动的尼罗河流速更快,朝南和朝东航行的船只比那些必须朝北和朝西“攀升”的船只航行的速度更快;后者因此被称为“徘徊者”(lingerers)。星星被天使们携着在宇宙苍穹下的空中环绕,当它们经过地球朝上倾斜的北部时,那里有一个巨大的圆锥形山顶,这时星星就被遮住了。这座山在夜晚也遮住了太阳,因为太阳比地球小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