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穆斯林战兽肆虐(636)
天可怜见!(希拉克略)看到,帝国将毁于行割礼的异族之手。
—— 弗雷德加《编年史》,第65页
636年8月15日,第一天
破晓时分,两军相距一英里,开始一对一单挑。这已是穆斯林的常用战术,既为鼓舞己方斗志,打击对手士气,亦可在开战前尽量多斩敌将。穆斯林军队有一群穆巴里津,即受过专训的决斗战士,他们赢得多数对决不足为奇。时至正午,瓦汉对战前决斗感到厌倦,又恐再失将官,遂下令沿整条前线发动试探攻击,以判知穆斯林步兵实力。如此广泛的正面进攻本可迅速暴露出穆斯林战线的弱点,瓦汉却似乎仅投入三分之一步卒,穆斯林老兵即可应对。这场烈度较低的战斗持续半天有余。虽有一些小高潮,但直到日落休战,双方均无进展。
636年8月16日,第二天
翌日,为消灭敌军,瓦汉令部队更加勠力而战。左中、右中战队牢牢困住穆斯林中军,瓦汉命乔治和布奇纳特分率左右翼战队发起猛攻,逼退敌军两翼。为挽回战局,耶齐德与阿姆鲁被迫投入骑兵。然而,穆斯林两翼虽有增援,仍难抵罗马人强攻,开始溃败。有种说法广为流传:穆斯林女眷介入,痛斥回营士兵,直到此时,两翼才免于彻底崩解。败退的穆斯林步骑受此奚落,知耻而后勇,重整旗鼓,再入各自战团,穆斯林战力得以及时加强。
而在耶尔穆克之战的次日,真正挽救穆斯林军队者却是哈立德,他再度证明自己善用骑兵。哈立德意识到,罗马军队右翼虽在节节逼退耶齐德所部,却因盾牌相扣而行进迟缓,遂指挥后备骑兵,去增援处境更难的穆斯林北面侧翼。彼处,布奇纳特的进攻或许是过于成功了,可谓凶猛异常,逼得穆斯林右翼直接朝大营回撤,而非向内塌缩,结果反而使得穆斯林军队免于被围。在布奇纳特和罗马全军看来,这或许无害,但遇有精明果决如哈立德者,就整体战局而言,情势迅速变得不利于罗马一方。布奇纳特急于追袭退却的穆斯林右翼,同保护自己右翼的罗马左中战队失联,致所部暴露于危险之中。
耶尔穆克之战(636):第二天,第一阶段
哈立德见到敌方弱点,遂集结穆斯林步兵,并派遣阿姆鲁引骑兵绕过穆斯林军队北侧,往攻布奇纳特左翼。与此同时,哈立德带后备骑兵杀入罗马左翼和左中战队之间的缺口。三面同时出击,先是阻住布奇纳特的兵锋,而后将之逼退。受此胜鼓舞,穆斯林中路由阿布·乌拜达和舒拉比尔率领,发起反攻,击退罗马中路,在罗马右中战队与乔治正在进击的右翼之间也撕开一道裂口,哈立德再引后备骑兵杀入。右侧遭耶齐德骑兵攻击,乔治与布奇纳特一样,三面受敌,被迫撤回己方阵地。尽管苦战竟日,侧翼有多处被罗马军队突破,但哈立德发起攻击,以挽颓势,战线大致恢复到当日开战时。瓦汉宏大的进攻计划宣告失败,罗马人似乎信心大减,而穆斯林成功击退如此猛烈的进攻,更兼统帅临危不乱,士气因之高涨。
耶尔穆克之战(636):第二天,第二阶段
636年8月17日,第三天
哈立德的骑兵反攻得手,似乎令瓦汉惊慌失措。他与部将竟然忘记,初战时己方计划曾获成功。在乔治,尤其是布奇纳特的猛攻之下,穆斯林侧翼溃败。若侧翼和中路加强协同,发起类似攻击,不予哈立德可乘之隙,罗马人则大有可能占据上风。然而第三天,瓦汉专攻穆斯林右翼,在战场南端,乔治与耶齐德之间却几无战事。罗马右中战队牵制住阿布·乌拜达所部,而罗马左中战队和布奇纳特左翼加强协同,分进合击。不料有如昨日,当布奇纳特和罗马左中战队开始逼退阿姆鲁和舒拉比尔所部时,罗马军队出现缺口,哈立德再次速抓战机。策应的罗马骑兵被打退,布奇纳特所部与罗马左中战队的侧翼失去保护,哈立德、阿布·乌拜达和阿姆鲁的骑兵连番发动凶猛攻击。双方均有重大死伤,罗马人被迫退回起点。
耶尔穆克之战(636):第三天,第一阶段
耶尔穆克之战(636):第三天,第二阶段
636年11月18日,第三天
穆斯林军队再得增援,鲁斯塔姆感到威胁,在第三天的战斗中,他力求取得关键突破,遂下令全力总攻。攻势猛烈,战象尤为凶狂,穆斯林军队被逼退,且被撕开多条巨大缺口。鲁斯塔姆借机派骑兵突入其中。据信,有一支萨珊骑兵直杀到赛义德居住的卡迪西亚旧宫。
军队遇险,赛义德只得速作反应。当下目标是,阻止战象继续给穆斯林步兵造成伤亡。为此,他下令散兵、射手和长矛手齐攻巨兽。时至中午,穆斯林已成功将其赶回萨珊军中。趁象兵回退致敌大乱之际,赛义德令部队发起全面反攻。但是,尽管战象回逃造成大乱,且卡卡重施旧计,扮驼为妖,萨珊军队却再次稳住阵地。战斗转为消耗战。双方皆重创对手,夜幕降临仍未分胜负。
卡迪西亚之战(636):第三天,第一阶段
卡迪西亚之战(636):第三天,第二阶段
636年11月19日,第四天
第三天的战斗持续到凌晨,天色破晓乃止。按理说,第四天将无战事。似乎鲁斯塔姆及军队自然持此想法。而赛义德与声望日显的战场指挥卡卡却将之视为破敌良机。卡卡晓谕士卒,波斯人日夜作战,现已疲顿,若休战后掩其不备,穆斯林必胜。于是,阿西姆的左中战队攻袭贾利努斯的右中战队,随后穆斯林余部全线发起总攻。萨珊军队被打得措手不及。在穆斯林骑兵的侧翼攻击下,贾利努斯与霍尔穆赞所部不久即被阿西姆和舒拉比尔所部杀得节节败退。霍尔穆赞稳住波斯右翼。由于祖赫拉与阿卜杜拉跟不上阿西姆的进兵速度,霍尔穆赞反击成功,阿西姆两翼失去保护,所部被迫后退。
而正当此时,波斯士兵开始听到消息:已发生一件成败攸关的大事。卡卡趁先前阿西姆战胜贾利努斯之机,引一队穆巴里津,突破波斯右中战队,将鲁斯塔姆斩杀。主帅的死讯在波斯军队中传开。再者,波斯人已苦战三日,昨夜几乎目不交睫,此刻神疲力倦,军心遂开始浮动。鲁斯塔姆既亡,彼军士气低落,赛义德命疲敝之师发起最后的总攻,以趁机破敌。在穆斯林新一轮的猛攻之下,波斯防线终被击垮,继而溃散。
鲁斯塔姆死后,波斯军队由贾利努斯指挥。他虽无力挽回败局,似乎却让余部溃而不散,有序横渡阿提克河及幼发拉底河,回撤泰西封。然而,一如耶尔穆克之战后的穆斯林,赛义德对败敌穷追猛打。贾利努斯在阿提克河及幼发拉底河建起桥头防守阵地,使大批残兵安全通过,但波斯军队甫一暴露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冲积平原,即遭赛义德骑兵残忍追杀。与瓦汉所部的命运极其相似,鲁斯塔姆带出泰西封的人马尽皆覆没。
据称,希拉克略与伊嗣俟三世拟于635年协同作战,甚至或曾联姻以巩固协定。不过,即使确曾联姻或有此打算,希拉克略许配伊嗣俟三世的女子姓甚名谁,她与罗马皇帝有何瓜葛,皆无从确知。再者,除试图各自取胜外,罗马皇帝与波斯王希望如何联手亦难确知。罗马属叙利亚和波斯属美索不达米亚这两处战场彼此完全独立,只是罗马军队或曾参加菲拉兹之战,还有634年岁初哈立德进兵大马士革时以及哈希姆增援卡迪西亚时曾跨越两个战场。罗马与波斯若曾联合,必有同时行动和重大胜利,实则两者俱无。罗马与波斯的各自反攻相隔数月,瓦汉和鲁斯塔姆均未能击败穆斯林对手。
卡迪西亚之战(636):第四天,波斯军队溃败
当然,有关联手之说,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瓦汉和鲁斯塔姆非但未尝决胜,反遭惨败,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的防线因之尽毁。至次年底,罗马人被迫退回托罗斯山以北,欲建立能保全安纳托利亚诸行省的防线,而波斯军队在卡迪西亚会战后,又屡尝败绩,一再退却,不单美索不达米亚沦丧敌手,且在随后二十年,萨珊帝国几近覆亡。
进军耶尔穆克(634—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