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鲁迅解读《西游记》​】

《西游记》,世人多以为是元朝的道士邱长春做的,其实不然。邱长春自己另有《西游记》三卷,是纪行,今尚存《道藏》中:惟因书名一样,人们遂误以为是一种。加以清初刻《西游记》小说者,又取虞集所作的《长春真人西游记序》冠其首,人更信这《西游记》是邱长春所做的了。——实则做这《西游记》者,乃是江苏山阳人吴承恩。此见于明时所修的《淮安府志》;但到清代修志却又把这记载删去了。《西游记》现在所见的,是一百回,先叙孙悟空成道,次叙唐僧取经的由来,后经八十一难,终于回到东土。这部小说,也不是吴承恩所创作,因为《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在前边已经提及过——已说过猴行者,深河神,及诸异境。元朝的杂剧也有用唐三藏西天取经做材料的著作。此外明时也别有一种简短的《西游记传》——由此可知玄奘西天取经一事,自唐末以至宋元已渐渐演成神异故事,且多作成简单的小说,而至明吴承恩,便将它们汇集起来,以成大部的《西游记》。承恩本善于滑稽,他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都喜欢看!这是他的本领。而且叫人看了,无所容心,不像《三国演义》,见刘胜则喜,见曹胜则恨;因为《西游记》上所讲的都是妖怪,我们看了,但觉好玩,所谓忘怀得失,独存赏鉴了——这也是他的本领。至于说到这书的宗旨,则有人说是劝学;有人说是谈禅;有人说是讲道;议论很纷纷。但据我看来,实不过出于作者之游戏,只因为他受了三教同源的影响,所以释迦、老君、观音、真性、元神之类,无所不有,使无论什么教徒,皆可随宜附会而已。如果我们一定要问它的大旨,则我觉得明人谢肇所说的“《西游记》……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伏,至死靡他,盖亦求放心之喻”。这几句话,已经很足以说尽了。后来有《后西游记》及《续西游记》等,都脱不了前书窠臼。至董说的《西游补》,则成了讽刺小说,与这类没有大关系了。

——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关注

《西游记》评(明)李 贽

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
侧 此物原是外王内圣的,故有美猴王、齐天大圣之号。着眼!着眼!

果独自凳筏,尽力撑开,飘飘荡荡,径向大海波中,趁天风,来渡南赡部洲地界。
侧 如此勇决,自然跳出生死。可羡可法。

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
侧 真!真!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侧 世人可惜,世人可叹,不及那猴王多矣。

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
侧 好快活!

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
夹 “灵台方寸”,心也。
侧 一部《西游》,此是宗旨。

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
夹 “斜月”像一勾,“三星”像三点也,是心。言学仙不必在远,只在此心。

总 读《西游记》者,不知作者宗旨,定作戏论。余为一一拈出,庶几不埋没了作者之意。即如第一回有无限妙处;若得其意,胜如罄翻一大藏了也。篇中云《释厄传》,见此书读之,可释厄也。若读了《西游》,厄仍不释,却不辜负了《西游记》么?何以言释厄?只是能解脱便是。又曰: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盖猴言心之动也,石言心之刚也。心不刚,斩世缘不断,不可以入道。入道之初,用得刚字着,故显个石字,心终刚。入道味不深,不可以得道。得道之后,用刚字不着,故隐了石字,大有微意,何可埋没?又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见得人不为圣贤,即为禽兽。今既登王入圣,便不为禽兽了,所以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也。人何可不为圣贤,而甘为禽兽乎?又曰: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了本论,即是庄子为婴儿,孟子不失赤子之心之意。若如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又曰: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已是明白说了也。余不必多为注脚,读者须自知之。

世人岂惟不学长生,且学短生矣。何也?酒、色、财、气,俱短生之术也。世人有能离此四者谁乎?
《西游记》极多寓言,读者切勿草草放过。如此回中:“水火既济,百病不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俱是性命微言也。
篇中讥刺南赡部洲人极毒,鞭策南赡部洲人亦极慈。曰着此衣,穿此履,摆摆摇摇,更不曾有道,见得南赡部洲人,只会着衣穿履摇摆而已,并未尝有一个为道者也。
混世魔王处亦有意。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理势然也。若成道之后,不灭得魔,道非其道也。所以于小猴归处,露二语曰:“脚踏实地,认得是家乡。”此灭魔成道之真光景也。读者察之。

此时七大圣自作自为,自称自号。
侧 何圣之多也,极像讲道学先生,人人以圣自居,却不令人笑杀。

总 千变万化,到大士手内即住,亦有微意。盖菩萨只是“自在”两字,由他千怪万怪,到底跳不出自在圈子。此作者之意也。
世上只有自在好,千怪万怪无益也。

总 齐天筋斗,只在如来掌上,见出不得如来手也。如来非他,此心之常便是;妖猴非他,此心之变便是。饶他千怪万变,到底不离本来面目。常固常,变亦常耳。万千变态,何益何益?人可不自省?
又 妖猴刀砍斧剁,雷打火烧,一亭不能伤损,亦有微意。见此性不坏,故《记》中亦已明言之矣。《记》曰:光明一颗摩尼珠,剑戟刀枪伤不着。也能善,也能恶,眼前善恶凭他作。善时成佛与成仙,恶处披毛并带角。盖不啻详哉其言之,只要读者着眼耳。

口舌场中无我分,是非海内少吾喧。
侧 快活!

名利心头无算计,干戈耳畔不闻声。
侧 都敷演得好。

此棋家之常法。法曰:“宁输一子,不失一先。”
侧 世界如棋局,做人如下棋。不独言弈已也。

判官道:“陛下,阳间有一人,金银若干,在我这阴司里寄放。陛下可出名立一约,小判可作保,且借他一库,给散这些饿鬼。”
侧 阴间亦有处借债,穷人不愁矣。或曰:穷人阳间尚无借处,况阴司乎!大笑!

总 说虽荒唐,然说地狱处,亦能唤醒愚人,有大功德也。只是愚人虽唤不醒耳。可奈何?可奈何?
只是崔判官作弊,不曾与太宗说得。学叫做出了□油钱,却在暗里坐。如何?如何?

总 菩萨自在,佛祖如来,已将自性本来面目招由,只此已了,缘何又要取经?大有微意。盖性教不可偏废,天人断当相凑。有性不学,也不济事。所以取经者,见当从经论入也。不从经论入者,此性光终不显露。此孔夫子所以亦从学字说起。

总 今人那一个不被真真、爱爱、怜怜弄坏了,不要独笑老猪也。
人但笑老猪三个女儿娶不成,反被他绷了一夜。不知若娶成了,其绷不知又当何如?人试思之,世上有一个不在绷里者否?
又 描画八戒贪色处妙绝。只三个不要裁,我还从众计较,便画出无限不可画处。

总 唐僧化虎,白马变龙,都是文心极灵极妙、文笔极奇极幻处。做举子业的秀才,如何有此?有此,亦为龙虎矣。
或戏曰:变老虎,是和尚家衣钵,有甚奇处,为之绝倒!

总 唐三藏甚是腐气,可厌!可厌!
此回极有微意。吾人怒是大病,乃心之奴也,非心之主也。一怒,此心便要走漏惩忿。不迁怒,此圣学之所拳拳也。读者着眼。
又 唐三藏对强盗云:“这世里做好汉,那世里变畜生。”是真实话,非诳语也。做盗贼者念之,凡有盗贼之心者都念之。

天王道:“那厢因你欲为人师,所以惹出这一窝狮子来也。”
侧 趣甚!趣甚!

这一去顿脱群思,潜心正果。
侧 着眼!

总 “顿脱群思”,乃此回之本意也。急着眼!急着眼!
六狮砍头,黄狮剥皮,快则快矣,安得把世上话多误人子弟的庸师,一并食肉寝皮,更为快也?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