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鲁迅解读《西游记》​】

《西游记》,世人多以为是元朝的道士邱长春做的,其实不然。邱长春自己另有《西游记》三卷,是纪行,今尚存《道藏》中:惟因书名一样,人们遂误以为是一种。加以清初刻《西游记》小说者,又取虞集所作的《长春真人西游记序》冠其首,人更信这《西游记》是邱长春所做的了。——实则做这《西游记》者,乃是江苏山阳人吴承恩。此见于明时所修的《淮安府志》;但到清代修志却又把这记载删去了。《西游记》现在所见的,是一百回,先叙孙悟空成道,次叙唐僧取经的由来,后经八十一难,终于回到东土。这部小说,也不是吴承恩所创作,因为《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在前边已经提及过——已说过猴行者,深河神,及诸异境。元朝的杂剧也有用唐三藏西天取经做材料的著作。此外明时也别有一种简短的《西游记传》——由此可知玄奘西天取经一事,自唐末以至宋元已渐渐演成神异故事,且多作成简单的小说,而至明吴承恩,便将它们汇集起来,以成大部的《西游记》。承恩本善于滑稽,他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都喜欢看!这是他的本领。而且叫人看了,无所容心,不像《三国演义》,见刘胜则喜,见曹胜则恨;因为《西游记》上所讲的都是妖怪,我们看了,但觉好玩,所谓忘怀得失,独存赏鉴了——这也是他的本领。至于说到这书的宗旨,则有人说是劝学;有人说是谈禅;有人说是讲道;议论很纷纷。但据我看来,实不过出于作者之游戏,只因为他受了三教同源的影响,所以释迦、老君、观音、真性、元神之类,无所不有,使无论什么教徒,皆可随宜附会而已。如果我们一定要问它的大旨,则我觉得明人谢肇所说的“《西游记》……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伏,至死靡他,盖亦求放心之喻”。这几句话,已经很足以说尽了。后来有《后西游记》及《续西游记》等,都脱不了前书窠臼。至董说的《西游补》,则成了讽刺小说,与这类没有大关系了。

——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西游记》评(明)李 贽

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
侧 此物原是外王内圣的,故有美猴王、齐天大圣之号。着眼!着眼!

果独自凳筏,尽力撑开,飘飘荡荡,径向大海波中,趁天风,来渡南赡部洲地界。
侧 如此勇决,自然跳出生死。可羡可法。

见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更无一个为身命者。
侧 真!真!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
侧 世人可惜,世人可叹,不及那猴王多矣。

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
侧 好快活!

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
夹 “灵台方寸”,心也。
侧 一部《西游》,此是宗旨。

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
夹 “斜月”像一勾,“三星”像三点也,是心。言学仙不必在远,只在此心。

关注

天王道:“那厢因你欲为人师,所以惹出这一窝狮子来也。”
侧 趣甚!趣甚!

这一去顿脱群思,潜心正果。
侧 着眼!

总 “顿脱群思”,乃此回之本意也。急着眼!急着眼!
六狮砍头,黄狮剥皮,快则快矣,安得把世上话多误人子弟的庸师,一并食肉寝皮,更为快也?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