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是我们县里的地主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的第三个儿子。老费多尔在整整十三年以前就莫名其妙地惨死了,那段公案曾使他名闻一时(我们县里至今还有人记得)。关于那个案子,请容我以后再细讲。现在我所要叙述的,就是这位“地主”(我们县里就这样称呼他,虽然在他的有生之年从未在自己的领地上住过),这是一个很古怪的人物,而且社会上也不乏这类人,他是一个既恶劣又荒唐,同时又头脑糊涂的人的典型。不过,他这类糊涂人却非常高明地经营自己的财产,而且大概也只有把这类事情做好。譬如说吧,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开始什么也没有,他是个最小的地主,常跑到别人家去吃闲饭,抢着做人家的食客,但到他死的时候,却积攒了十万卢布的现钱。同时,他也是我们全县里一个最头脑不清的狂人。我还要重复一句:他并不愚蠢,这类狂人大都是十分聪明和狡猾的。他只是浑噩,还是一种特别的、带有民族特色的浑噩。
他结过两次婚,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是他的第一位太太生的,其余两个,伊凡和阿历克赛,是第二位太太生的。费多尔·巴夫洛维奇的第一位太太出身于有财有势的贵族米乌索夫家,也是我们县里的地主。一位富有嫁资,既非常聪明美丽,又活泼愉快的小姐,怎么竟会嫁给这种像人们常称呼的,不值钱的“废物”,我也不必过多地解释,因为这种事在我们这一代里并不稀奇,以前也发生过。我还认识一个女孩子,也是属于过去的“浪漫派”一代的,几年来,她一直暗暗地深爱着一位先生,本来可以用极安静的方式嫁给他,结果是因为自己认为有无法战胜的障碍,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里,从巉岩般的高岸上跳入又深又急的河里自杀了。她这样做也是由于一种怪念头,那就是为了模仿莎士比亚笔下的奥菲莉亚 。而且假使她早就看中的那个心爱的岩石并不是什么好景致,假使这一带是平淡无奇的平坦河岸,那么自杀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是真正的事实,我们可以想到,在我们俄罗斯的生活中,在最近几十年里,这类的事情的确发生了不少。

关注

“你自己知道是谁。”他喘着气,无力地迸出这句话来。
“谁?谁?”伊凡突然失掉了一切自制,几乎是凶蛮地喊了起来。
“我只知道一点,”阿辽沙还是近乎耳语似的说,“杀死父亲的不是你。”
“‘不是你’!‘不是你’是什么意思?”伊凡愣住了。
“不是你杀死父亲,不是你。”阿辽沙坚定地重复着。
沉默了大概有半分钟光景。
“我自己也知道不是我,你说的是什么胡话?”伊凡黯然地强笑了一下。他似乎两眼紧盯着阿辽沙。两人又在一盏街灯下站住了。
“不,伊凡,你有好几次自己对自己说,凶手是你。”
“我什么时候说的?……我在莫斯科……我什么时候说的?”伊凡完全不知所措地喃喃说。
“你已经对自己说了许多次,在这可怕的两个月里,在只有你自己一个人的时候,”阿辽沙仍然轻声而明确地说,但他说这话时好像是不由自主的,仿佛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意志,而是服从着某一种不可抗拒的命令,“你责备自己,并且自行承认凶手就是你自己。其实杀人的不是你,你弄错了,凶手不是你。你听见我的话了吗,不是你!上帝让我来对你说这句话的。”
两人全沉默了。这沉默整整持续了长长的一分钟。两人站在那里,彼此直望着对方的眼睛。两人的脸色全是惨白的。伊凡忽然浑身颤抖,紧紧抓住了阿辽沙的肩膀。
“你到我那儿去过!”他咬着牙低声说,“夜里他来的时候,你也在我那里……你照实说出来吧……你看见他了吗,看见了吗?”
“你说的是谁?……说的是米卡吗?”阿辽沙困惑不解地问。
“不是他,跟这坏蛋没有关系!”伊凡疯狂地喊着,“难道你知道他到我那里来吗?你怎么知道的,你说吧。”
“他是谁?我不知道你说的是谁。”阿辽沙吃惊地嘟囔说。
“不,你知道的……要不然你怎么能……你不会不知道的……”
但是,他突然好像控制住了自己。他站在那里,好像若有所思。一个奇怪的苦笑把他的嘴唇都扭歪了。
“哥哥,”阿辽沙又用颤抖的声音说,“我对你说这话,是因为你会相信我的话的,我知道这个。我可以一辈子告诉你这句话:不是你!你听见了吗,我可以一辈子告诉你这句话。是上帝指示我对你说这句话的,哪怕你从此永远恨我也不要紧……”
然而,伊凡显然已经完全掌握住自己了。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