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者:西方宇宙观念的变迁》
【英】阿瑟·库斯勒​

「献给Mamaine」

▷2014年版序:shimo.im/docs/2wAldwK9zLt5NZAP
▷1968年版前言(图1-2)
▷1959年版序(图3)

据阿瑟·库斯勒的说法,科学革命的领导者(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在推翻中世纪的宇宙观时,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明确表示,这并不是在质疑科学取得的巨大进步。他的观点是,科学进步远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理性进步过程,而是不稳定的,往往是偶然的——一个杂乱无章、脱节的事件,非理性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库斯勒批判的不是科学,而是流行的“科学神话学”:
科学的发展通常被认为是沿着直线上升的一种清晰而理性的发展;事实上,它走的是一条曲折的之字形路线,有时几乎比政治思想的演变更令人困惑。尤其是宇宙理论的历史,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称之为集体性强迫症和受控性精神分裂症的历史;一些最重要的个人发现到来的方式令人觉得更像是一位梦游者而不是一台电脑的表现。

——「2014年版序」

【第五部 分道扬镳】

1611年夏天,伽利略从罗马凯旋,回到佛罗伦萨,马上就卷入了一些纠纷。他曾发表过一篇题为《水面浮体》——听起来并无恶意——的论文。但是,在这篇关于现代流体静力学的开创性作品中,伽利略接受了阿基米德的观点,即物体根据其重力漂浮或下沉,这违背了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根据其形状漂浮或下沉的观点。那些井底之蛙立即激动地叫了起来,个个摩拳擦掌。伽利略没有让事实来自己说明自己,而是采用了他最喜欢的策略——他预见到了逍遥学派学者的论证,用一种假装认真的态度巩固其论点,而后又欢快地将之摧毁了。这让他们更是气炸了肚皮。他们的领头人是个叫洛多维科·德勒·科隆贝(科隆贝的意思是鸽子)的,因此伽利略和他的朋友们称他们的反对者为“鸽子联盟”。亚里士多德主义者们在6个月内出版了4本书来反驳《水面浮体》,这场论战持续了近3年。最后以攻击者的完败告终,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身体的意义上。伽利略还在准备他的还击,帕尔梅里尼教授和迪格拉齐亚教授就都死了。乔吉奥·科洛西奥失去了他在比萨大学的教授职位,因为他被发现偷偷效忠希腊教会,后来他疯了;修士弗朗西斯科·希兹,一个年轻的狂热分子,他攻击过伽利略的望远镜发现,但为他的浮体理论辩护,因为写了一本反对法国国王的小册子,在巴黎被处以轮刑。
顺便一提,从比萨斜塔抛下铅球的著名实验不是由伽利略做的,而是由他的反对者,上面提到的科洛西奥做的。而且不是为了反驳,反而是为了证实亚里士多德关于较大物体比较小物体下降速度更快的观点而做的。

关注

《对话》中的故事分为4天。第一天驳斥了亚里士多德的一般宇宙观。诙谐的新闻报道般的段落夹杂着另外一些文字,突然上升为一种超然的宏伟观点,语言之优美令人惊叹。萨格雷多在攻击柏拉图关于尘世堕落-天国完美的二元论时解释说:
我听说自然物体是没有知觉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等等,这些被认为是一种极大的荣誉和完美,我不禁感到万分震惊,不,是万分怀疑。反过来,我听说如果它们是可变的、可生成的、不定的,就会被视为一种极大的缺陷。我的看法是,地球内部连续不断有着许许多多不同的改变、突变、生成,因此非常高贵、令人钦佩。如果它不发生任何改变,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沙堆或一大块玉石,或者,如果从大洪水时起地面上覆盖的洪水冻结,它就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水晶球,里面没有任何物质生长、改变或变化的话,那么我就会把它看作一个对宇宙毫无用处的肿块,一堆废物,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累赘,就像从未在自然中存在过一样。对我来说,这种差别就如同活着的生物与死掉的生物之间的差别。对于月球、木星和宇宙中所有其他的球体,我都是同样的看法。我越是仔细思量那些流行的说法中的这种虚荣,我就越是觉得它们空洞又愚蠢。还有什么比把宝石、金银称作高贵的,把泥土斥为粗鄙更愚蠢的呢?因为,这些人难道就不想想吗?要是泥土与珠宝和贵重金属一样稀缺的话,那么无论哪个国王都甘愿拿出成堆的钻石、红宝石和一锭锭的黄金,只为换取仅够栽种一小盆茉莉花或一株橘子树的泥土,好让他能看着它发芽、长高,伸出漂亮的枝叶,绽开芬芳的花朵,结出精巧玲珑的果实。
俗人对待事物,因其稀缺就珍视,因其丰足就鄙视,他们说,这是一颗最美丽的钻石,因为它就像一汪清泉一样,但就算给他们10吨泉水他们也不愿放弃钻石。那些歌颂高洁清白、持久不变的人之所以这样说,我认为,是因为他们渴望长生,他们害怕死亡,却不考虑,如果人是永生的,他们就不必来到这世上。这些人应该见一见美杜莎的头颅,让他们都变成钻石和美玉的雕像,这样他们就会比现在更完美了。
支持和反对哥白尼的战斗事实上要到第二天才真正开始,反对地球运动的意见受到了地球物理学方面的反驳。争论的焦点在于运动的相对性。传统的反对意见全都是同一主题的不同变体:如果地球在旋转的话,那么所有没有与之固定在一起的东西都会被抛在后面——炮弹、落石、飞鸟、云彩等。伽利略对此的反驳已经非常接近正确的动力理论,也非常接近牛顿的第一定律。他指出,从一艘移动的船只的桅杆顶上掉落的石头不会被抛在后面,因为它享有船只的动量;依此类推,从塔顶落下的石头,或飞行中的炮弹,也享有地球的动量。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