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弗格森就是这样一个人,对这些学术团体总是敬而远之,因为他是行动派,而非空谈派。他认为把时间投入探索远胜于争论,与其高谈阔论,不如脚踏实地。
在坊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位英国人来到日内瓦,想参观日内瓦湖。他坐上一辆古老的马车,这种马车和公共马车一样,只能坐在左右两侧。结果,我们这位英国人刚好坐在背对日内瓦湖的一侧。马车平静地完成了环湖旅行,而他甚至没有回头看一眼。回到伦敦后,他竟然对日瓦尔湖之行颇为满意。
弗格森博士在旅途中是会频频回头的旅行者,因此,他有着许多见闻。他之所以这么做,其实也是在遵从他的本心。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他是有点宿命论在身上的,而且是非常正统的宿命论,他相信自己,也相信神谕。他自称是被旅行推着走,而非受其吸引,他感觉自己在周游世界的过程中就像一个火车头,并非他一往无前,而是受路的牵引。
他经常说:“不是我在赶路,而是路在赶我。”

关注

天空布满了厚重的云朵,空气中没有一丝风。“维多利亚号”被一只铁锚稳稳固定住,没有一丝晃动。
肯尼迪倚靠在吊篮边,一边观察着气体喷灯的燃烧情况,一边凝视着黑暗中的宁静。他皱着眉头看着地平线,不安感如潮水般袭来,那似乎是一种不祥的预感。他好像看到微光在远处不时闪烁着。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认为这微光就在一两百步开外的地方。但它只是一闪而过,之后便什么都看不见了。
显然,人的眼睛能在极度黑暗中捕捉到最微弱的光源。
肯尼迪放宽了心,随即又沉入无边的思绪中。此时,空中传来一声响亮的口哨声。
这是野兽的嚎叫,还是夜鸟的啼鸣?抑或是人发出的声音?
肯尼迪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正准备叫醒自己的同伴。但是,他转念一想,不管是人还是野兽,都无法袭击到他们。因此,他检查了下武器,拿起夜用望远镜,重新观察起周围的情况。
很快,他瞥见有些模糊的黑影正溜向大树。此时,一道月光从云缝间倾泻下来,他清楚地看到,那是在黑暗中晃动的人群。
他突然想起之前遭遇狒狒的经历,便拍了拍博士的肩膀。
博士立刻醒了过来。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