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命之短暂【古罗马】塞涅卡
▷导读:https://shimo.im/docs/wV3VMpDJa7TL2jAy/
在苏格拉底逝世后的一个世纪左右,也就是公元前4世纪末至3世纪初,西提乌姆的芝诺(Zeno of Citium)在雅典城邦创立了一个新的学派。最初,他的追随者们被称为“芝诺学派”(Zenonians),但由于芝诺经常在雅典公民广场西北角的“画廊”(Stoa Poikile)散步、讲学,他们后来就被称为“画廊处的人”(men from Stoa),学派也因此被称作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斯多亚派”或“廊下派”(Stoics)。
——「导读」
人们经常占用他人的时间,但让我震惊的是,被占用时间的人也总能欣然接受。双方可以在占用时间的理由上达成共识,却很少关注时间本身,仿佛付出时间不算付出一样。明明是在挥霍世间最珍贵的商品,却因为看不见摸不着、难以评估,人们就觉得时间廉价甚至根本没有任何价值。作为对劳动、付出或服务的回报,人们更乐于接受养老金和报酬。因为计算不出时间的价值,他们就像不花钱一样大肆挥霍。但如果死亡突然来临,他们又会向医生祈求长寿;如果要面对死刑的处罚,他们又会不惜一切去保全性命。他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如此前后矛盾。假设人们能像计算过往的时间一样,统计出人生余下的寿命,那些年数不多的人就会惊慌、警觉,必将小心翼翼地使用时间。遗憾的是,即便微小,人们也更愿意管理确切的数目,却忽略了时间这样不知何时就会戛然而止的东西。
但你不要以为这些人意识不到时间的宝贵。他们经常会对所爱之人说,愿意为他们留出自己的时间,也的确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付出了时间。但很遗憾,虽然付出了,对方却没有任何收获,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损失了什么,于是能忍受时间的流逝。时光不能倒流,风华不能再现。生命一旦开始,就会按照固有的轨迹走下去,不会为任何人变化或倒流。她默默地向前走,不会用任何动作去提醒你注意这种无形的损耗。国王的指令和人民的意志都无法延长时间。从第一天开始,生命就一路前行,不会中止也不会转向。结局又如何呢?就在生命匆匆流逝时,你却被不重要的事情分散了精力。死亡降临时,你虽然尚未准备充分,但也只能被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