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命之短暂【古罗马】塞涅卡
▷导读:https://shimo.im/docs/wV3VMpDJa7TL2jAy/
在苏格拉底逝世后的一个世纪左右,也就是公元前4世纪末至3世纪初,西提乌姆的芝诺(Zeno of Citium)在雅典城邦创立了一个新的学派。最初,他的追随者们被称为“芝诺学派”(Zenonians),但由于芝诺经常在雅典公民广场西北角的“画廊”(Stoa Poikile)散步、讲学,他们后来就被称为“画廊处的人”(men from Stoa),学派也因此被称作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斯多亚派”或“廊下派”(Stoics)。
——「导读」
自然希望自己被热切凝视,而非随意一瞥,因此才让我们出生在这里。她将我们放置在世界中心,给我们机会看到周围的一切。她不仅让人类直立行走,还在他灵巧的脖子上装了善于思考的脑袋,这样他就可以追随星辰的轨迹一览世间万物;她让黄道十二宫的六个星座在白天升起,六个星座在晚上升起,这样不仅能展示自己的每个部分,还能让人类通过观察这些现象,产生对未知事物的强烈好奇。毕竟,我们的目光不能覆盖万事万物,无法触及事物的全貌,但观察范围内的事却为我们揭示了一条探索之路,为发现真理奠定了基础,让我们能够通过已知发现未知,甚至发现比这个世界本身更古老的东西。天上的群星来自何方?在各种元素浑然一体、尚未分开前,宇宙又是什么样子?是谁将这一团黑暗和混乱分离开来?又是谁为世间万物找到各自的位置?轻的物体上升、重的物体下落是因为自身属性,还是说重力之外,某种更伟大的力量给万物定下了法则?人是否具有神性?难道说,像繁星洒向世间的光芒,一部分神灵也降落下来,在这陌生的大地繁衍生息?人类的思想不满足于认识眼前的事物,它还想冲破天际。“我想,”她说,“去探索世界之外的事物。那会是无边无际的还是有自己的边界?遥远的事物是什么样子?是不规则、混乱、充斥在各个方向的,还是按一定秩序分隔成独立的空间?那里是与我们的世界为邻,还是与我们遥遥相望,在某个真空中旋转?那里产生和将要产生的事物是由原子组成,还是说是由某种连贯且可变的材质构成?那里是否存在对立的成分,还是说各种元素虽不相同但从不冲突,总能和平共处?”人生来就要回答这些问题。即便一个人声称所有的时间都属于自己,恐怕那也还是不够用;即便他能确保时间不从指尖悄悄溜走,不因粗心大意而白白浪费;即便他盯着时间一刻不松懈,不仅如此,他还拥有人类最长的寿命和不被命运扰乱的生活——即便所有这些都成立,用有限的生命思考无限的问题,时间也还是不够。因此,全身心投入自然,做自然的崇拜者和服务者,就是顺应自然生活。而自然希望人能做到两件事:行动和自由思考。这两件事我都会尽力做好,没有行动便没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