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生活是集主动攻击和寻求安全于一身的复杂活动,它的最终目的是确保人类机体的生存与延续,并安全地实现自身的发展。如果我们默认这一前提,就会引发进一步的思考,这是为获得心灵的真正概念所必需的。我们无法想象心理生活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周遭世界息息相关,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以某种方式做出回应,它还能淘汰那些无法保护机体免遭外部世界毁坏的能力,或者为了确保生存,以某种方式将机体与这些力量结合起来。
从这一点中产生出来的关系有很多。它们与有机体本身、人类的特性、身体的本性、它们的优势和劣势有关。这些概念完全是相对的,因为一种力量或者器官到底是优势还是劣势完全是相对的。它们的价值只能通过个体的自我发现才能体现。众所周知,某种意义上人类的脚相当于退化的手。对于攀爬而行的动物而言,这点显然是劣势,但是对于在平坦路面上行走的人来说,一只“退化”的脚远胜过一只“正常”的手。事实上,在我们的个人生活中,就像在所有人的生活中,劣势并非一切罪恶的根源。什么是优势或劣势仅仅取决于所处的情况。我们想到宇宙,想到它的昼与夜的变换、太阳的主宰、原子的运动与人类心理生活之间关系是多么丰富时,就会发现它们对心理生活的影响是多么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