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命运取决于他的灵魂。——希罗多德」

▷引文:shimo.im/docs/Wr3Dp5K917hYVD3J
▷作者序
本书旨在向大众普及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同时,还论证了这些原理在处理个人日常关系中的实际应用,其中不仅包括个人与世界、同胞的关系,还包括个人与其生活组织的关系。本书根据我在维也纳人民学院为期一年的演讲整理而成,这些演讲面向的是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职业的普通大众。本书的目的在于指出个人的错误行为将如何影响社会和公共生活的和谐,从而指导个人去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在最后向他展示如何与公共生活相协调的方法。商业或科学领域中的错误是代价高昂和令人痛惜的,而生活行为中的错误往往会危及生活本身。因此,阐明我们在更深入地理解人性方面的进展正是本书致力于完成的任务。

关注

由于每个孩子都必须在成人的环境中长大,所以他倾向于认为自己软弱、渺小、不能独自生活;他不相信自己能够不出差错或者干净利落地完成别人认为他有能力做好的简单任务。我们在教育方面的大多数错误都是从这一点开始的。在要求孩子做超出能力的事情时,他的无助感就全都写在脸上。有人甚至刻意让孩子觉得自己渺小和无助。有的孩子被当作玩具,活的布娃娃,有的被看成是具有价值的财产,需要仔细看管,还有的孩子被驱使着感觉自己是没有用的废物。父母和成年人的这些态度常常导致孩子认为他能做的只有两件事:让大人开心或者感到不快。这种由于父母而产生的自卑感可能会因为我们文明的某些特点而进一步加剧。其中就包括习惯于不把孩子当回事。孩子会产生这样的印象:他是个没有权利、无足轻重的人;他需要乖乖听话、彬彬有礼、保持安静;等等。
许多孩子在担心被嘲笑的恐惧中长大。嘲笑孩子近乎犯罪。它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影响,这种影响还会转移到他成年后的习惯和行为中。小时候经常被嘲笑的人很容易被识别出来;他无法摆脱对再次被嘲笑的恐惧。不把孩子当回事的另一种做法是惯于对孩子说明显的谎言,结果,孩子不仅开始怀疑眼前的环境,还会质疑生活的严肃性和现实性。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