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潘多拉的盒子
▷微明
▷庭院
▷亲这二字
▷谎言
▷货币
▷已矣哉
▷十五年
▷致未归之友
▷苦恼的年鉴
▷机会
▷雀儿
▷寻人
▷男女同权
▷亲友交往
▷叮叮咚咚
▷圣诞快乐
▷维庸之妻
▷冬日烟花——三幕
▷春之枯叶——一幕三场
我总是渴望富有秩序的生活,渴望洗净身体里的酒精与尼古丁,干干净净地躺在洁白的床单上,可我始终是个肮脏的醉汉,徘徊在人烟稀少的街头巷尾。事情为何会变成这样?若在这里用两三句话解释,却显得过于自以为是了。也许,这是我们那个年代的所有日本知识分子的问题。也许那是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纵使我列出所有作品也无法解答。
我否定了沙龙艺术。驳斥了沙龙思想。简而言之,我受不了沙龙这种东西。
那是知识的妓院。不,若是真的成了妓院,倒能从中发现真实的宝玉。那是知识的赃物市场。不,哪怕是赃物市场,也并非不能找到真金白银的戒指。沙龙是难以比喻的东西。干脆,就这样说吧。那是知识的“大本营发表”。那是知识的“战时日本报刊”。
战时的日本报刊通篇没有一个字值得相信(但我们还是相信了它,并准备为之赴死。父母濒临破产、捉襟见肘,道出昭然若揭的谎言时,孩子难道会揭穿他们吗?只会默默认命,同生共死)。那些报刊上都是极力狡辩的文字,尽管如此,报纸的角落里还是会每天刊登并非谎言的报道。那就是讣告。羽左卫门在疏散地去世的消息并非谎言。
沙龙比那些战时的日本报刊还要恶劣。在那里,连人的生死都是谎言。太宰不知在沙龙中几度死亡,又几度翻身,甚至没落了。
请让我说出这句话:我一直在与沙龙的伪善交战。同样,我也一直是个肮脏的醉鬼。无论走到哪个沙龙,他们的书架上都不会有我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