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集〕

「前言:shimo.im/docs/16q8xBJpovHK0Mq7

▷女性的职业:
第一步,杀死“屋中的天使”;
第二步,自由地生活
▷女性与小说:
坚持自己的道路,不受蔑视或谴责的影响
▷《简·爱》和《呼啸山庄》:
她能用寥寥几笔勾勒出灵魂,使其不再依赖肉身
▷轻率:既非男性,亦非女性,只是人性
▷劳动妇女协会的回忆:
女人一生的意义,决不是为了
把男人帽檐上的针脚缝得笔直
▷为什么?问题应该被公开讨论,
应该在公共场合被提出来
▷怎样阅读一本书?
自由,正是书籍世界的生命之源
▷手艺:文字不生活在词典里,它们生活在头脑中
▷艺术家与政治:
作家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现实的动荡必然改变他的视角
▷前往西班牙:
告别让那些原本平凡的日常画面变得格外动人
▷论生病:
只有病痛时,我们才想起望一望久违的天空
▷作家日记:思考即抵抗,写作即疗愈

对于那些以自我为中心、视野狭隘的作家来说,他们常常拥有胸襟博大的作家不具备的力量。他们的想法被牢牢地镌刻在狭窄的藩篱之内,并深深地烙上个人印记。他们脑海中涌现的任何事物,都带有他们自身的印记。他们很少从其他作家那里学习,即使有所借鉴,也无法完全吸收。哈代和夏洛蒂·勃朗特的文风,似乎都建立在一种刻板而拘谨的新闻写作之上。他们的文字显得笨拙而生硬。但他们都通过辛勤的努力和近乎顽固的真诚去反复思考每一个想法,直到文字屈服于思想,为自己锻造出一种完全符合他们精神世界的文字。这种文字拥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力量和流畅性。夏洛蒂·勃朗特并没有受过广泛的文学训练。她的写作从未达到职业作家的流畅,也没有掌握他们操控语言的能力。“我永远无法与那些强大、谨慎而高尚的心灵安然交流,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她如此写道,就像任何一家地方报纸的社论作者可能会写的那样。但接着,她又恢复了热情和激情,用自己真实的声音继续写道:“除非我穿过那传统的矜持态度建造的外部防线,跨过自信的门槛,并在他们心灵壁炉旁赢得一席之地。”正是在这个壁炉旁,她在那里落座,她的文字被内心燃烧的火光照亮。
换句话说,我们阅读夏洛蒂·勃朗特,不是为了欣赏她对人物的精妙观察——她笔下的人物充满力量而原始;不是为了观看喜剧——她的幽默感冷峻而粗犷;也不是为了思考她的人生哲学——她的观点依然局限于一位乡村牧师女儿的眼界。我们阅读她的作品,是为了欣赏蕴含其中的诗意。
对于所有像她一样拥有强大个性的作家来说,情况可能都是如此,他们只需打开门就能让人感受到他们的存在。他们身上都有一种未驯服的野性,与既定的秩序对抗,这使得他们渴望即时的创造,而不是耐心地观察。正是这种激情摒弃了微妙和其他细碎的障碍,使他们的文字飞越了普通人日常行为的束缚,直指人类最深层、最难以言喻的情感。也正是这种激情,使他们成为诗人——即便他们选择用散文写作,也无法忍受散文的局限。

——「《简·爱》和《呼啸山庄》:她能用寥寥几笔勾勒出灵魂,使其不再依赖肉身」

关注

艾米莉和夏洛蒂总是向大自然求助。她们需要更强有力的象征,以表达人类心灵中那些无法用言语或行动传达的巨大、沉睡的情感。夏洛蒂在她最优秀的小说《维莱特》结尾处,正是以风暴的景象收束:“乌云沉沉,西风呼啸,云层变幻出奇异的形状。”她就这样借助自然来描绘一种无法用其他方式表达的心境。但姐妹俩都没有像多萝西·华兹华斯那样准确地观察自然,也没有像丁尼生那样细致地描绘自然。她们抓住的是,大自然中那些与她们自身感受或赋予人物特质最契合的景象。因此,她们作品中的暴风雨、荒原、夏日晴空,并不是用来装饰沉闷的书页或展示作家观察力的装饰——它们延续了情感,并照亮了书的意义。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