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偶然本质的方法是数值方法。自古以来,人们用数来建立有意义的巧合,即可以解释的巧合。数有某种奇特甚至神秘的东西,其神圣光环从未完全失去。比如数学教科书可能会告诉我们,一组物体被剥夺了每一种属性之后,它们的数最终仍然会存在,这似乎在暗示数是某种不可还原的东西。(这里我并不关心这个数学论证的逻辑,而只关心它的心理学!)出人意料的是,整数序列并不只是相同的单元并置在一起,而是包含了整个数学以及这个领域中有待发现的一切。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数是一种无法预见的东西。虽然我不想对数和共时性这两种明显不可公度的东西之间的内在关系说任何阐释性的话,但我不得不指出,数和共时性不仅总是相互关联,而且都具有神秘性和神圣性的特征。数总是被用来描述某种神圣对象,从1到9的所有数都是“神圣的”,就像10、12、13、14、28、32和40都有特殊意义一样。一个事物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它到底是一还是多。数比任何其他东西都更有助于使混乱的外表变得有序。数是创造秩序的既定工具,或者是理解一种业已存在但仍然未知的规则性或“有序性”的既定工具。数很可能是人类心灵中最原始的秩序要素,因为数1到4出现的频率最高,影响也最广。换句话说,原始的秩序图式大多是三合一或四合一。顺便说一句,数有一种原型基础,这并不是我的猜测,而是某些数学家的猜测,我们稍后会看到这一点。因此,如果我们在心理学上把数定义为一种已经变得有意识的秩序原型,这并非过于鲁莽。值得注意的是,无意识自发产生的心灵的整体意象,即象征自性的曼荼罗,也有一种数学结构。它们往往是四元组(或其倍数)。这些结构不仅表达秩序,而且还创造秩序。因此,它们通常在精神错乱时出现,以补偿混乱状态或表达神圣体验。需要强调的是,它们并非有意识心灵的发明,而是无意识的自发产物,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当然,有意识的心灵可以模仿这些秩序图式,但这样的模仿并不能证明它们原本是有意识的发明。由此可以无可辩驳地得出,无意识把数当作一种秩序因素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