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本书环游地球 #大卫·丹穆若什
▷中文版序:(如图)▷导言:https://shimo.im/docs/vVAXMwzYrwhd9X3m/
「土耳其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曾说,丹穆若什是世界上读书最多的那个人。丹穆若什或许就像老欧洲的文艺复兴人,当文明晦暗不明的时候,他会通过自己思想的燃烧,让思想和艺术的光明延续下去。八十本书环游地球,既是重构世界文学的版图,也是为人类文化建立一个纸上的记忆宫殿。这记忆既是丹穆若什个人的,也属于近五个世纪以来世界的共同文化记忆。这个独特的写作计划,体现了在危机时刻不退缩的人文力量,当病毒流行的时候,有人依旧在自己的书桌前读书、写作,为黑暗的天地燃灯,给予人间一种希望。」
#CHATONLIVRE
【彩插部分】
图1 不同版本的《远大前程》图2 象征主义者伍尔夫,现实主义者贝内特图3 巴黎重现图4 杜拉斯变成了她自己笔下的主人公
图1《泼克》杂志刊登的利奥波德肖像(一八八五年)图2 安塞姆·基弗《致保罗·策兰:灰烬之花》(二〇〇六年,局部)图3 但丁正在阐明佛罗伦萨(一四五六年)图4 卡琳娜·普恩特·弗兰岑所作插画《瓦尔德拉达城》
图1 埃及乐师图2 艾米莉·贾西尔《一部电影(一场演出)的素材》(装置艺术)图3 帕慕克在纯真博物馆图4 美国版《天体》封面(接正文第154页)
图1 埃冈冈服装图2 希伯来语版及英语版的米沙尼作品图3 弗雷达·格特曼拼贴作品《大地正向我们关闭》(二〇〇八年)图4 波斯神鸟西莫格
图36 哈菲兹作品手抄本(接正文第242页)图45 喜好窥视的源氏(接正文第334页)图46 宁静的瀑布(接正文第337页)图53 海边的李斯佩克朵(接正文第380页)
图54 马林切面具(一九八〇年)图55 特拉斯卡拉画作(约一五五〇年,重绘)图57 胡安娜·伊内斯修女,米格尔·卡布雷拉绘(一七五〇年)图59 沃尔科特作品封面
图61 海伦·丹穆若什·蒂文所绘插画,裸躄鱼隐藏在海藻中图67 尤瑟纳尔在“小乐园”家中图69 《杜立特医生历险记》的扉页插画(一九二二年)图74 索尔·斯坦伯格《布里克街》(一九七〇年),纸面,墨水、铅笔、彩色铅笔和蜡笔,29×22,私人收藏。一九七一年一月十六日《纽约客》封面插画。
图76 索尔·斯坦伯格《繁荣(追求幸福)》(一九五八至一九五九年),纸面,铅笔、彩色铅笔、墨水和蜡笔,22½×15,克雷姆斯漫画博物馆。一九五九年一月十九日《纽约客》封面插画,《迷宫》(一九六〇年)前环衬。图77 索尔·斯坦伯格《国家之船》(一九五九年),纸面,铅笔、彩色铅笔、墨水和蜡笔,22½×15,一九六〇年九月十七日《纽约客》封面插画,《迷宫》(一九六〇年)后环衬。图80 乔治·德·基里科《尤利西斯的归来》(一九六八年)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
图1《泼克》杂志刊登的利奥波德肖像(一八八五年)
图2 安塞姆·基弗《致保罗·策兰:灰烬之花》(二〇〇六年,局部)
图3 但丁正在阐明佛罗伦萨(一四五六年)
图4 卡琳娜·普恩特·弗兰岑所作插画《瓦尔德拉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