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时性:心灵与外部世界的有意义巧合》

「前言」

撰写这篇论文,可以说兑现了我多年以来一直缺乏勇气兑现的一项承诺。对我来说,这个问题及其表述太过困难;若非肩负着巨大的思想责任,我是不可能去处理这个问题的;从长远来看,我的科学训练太过不足。如果说我现在不再犹豫,终于开始与这个问题角力,那主要是因为我关于共时性现象的经验在过去几十年里成倍增加;此外,我对象征史尤其是鱼象征史的研究,使这个问题离我越来越近;最后是因为20年来,我一直在我的作品中断断续续地暗示这种现象的存在,却没有进一步讨论它。我想暂时结束这种令人不满的状况,试着对我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做出一致的说明。如果我对读者无偏见的思想和善意提出了不同寻常的要求,我希望读者不会将其视为我的放肆和傲慢。读者不仅需要潜入晦暗、可疑和充满偏见的人类经验领域,而且在探讨和阐释如此抽象的主题时,必定会涉及许多思想上的困难。读者阅读几页之后就会看到,对于这些复杂的现象,我们不可能做出完整的描述和解释,而只能试图揭示这个问题的各个方面和联系,开辟一个非常模糊但对于世界观至关重要的领域。作为精神病学家和精神治疗医师,我常常遇到相关现象,并深信它们对于人类的内在经验有多么重要。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因为害怕遭到轻率的嘲笑而不去谈论这些东西。我惊讶地发现,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并且小心翼翼地保守这个秘密。因此,我对这个问题的兴趣既有科学基础,也有人文基础。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得到了文中提到的许多朋友的支持。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利莉亚娜·弗赖-罗恩(Liliane Frey-Rohn)博士在占星学材料方面的帮助。

荣格

1950年8月

关注

皮科在其《论人的尊严》(De hominis dignitate)中说:“天父在人出生时就将各种种子和生命的萌芽植入其中。”正如上帝仿佛是世界的连系者(copula),人也是受造世界的连系者。“让我们按照我们的形象创造人,人并非第四个世界或某个新的造物,而是三个世界(天上世界、天界和月下世界)的融合和结合。”在身体和精神方面,人是“世界的小上帝”,是小宇宙。(“神……按照他的形象把人置于[世界的]中心。”)因此,和上帝一样,人也是事件的中心,万事万物都围绕着人。这种对现代人来说完全陌生的观念主导着世界图景,直到我们这个时代,自然科学证明了人对自然的服从和对原因的极度依赖。事件与意义(现在专属于人)之间的关联被驱逐到一个偏远而阴暗的区域,以致理性对它完全无处可寻。它成为莱布尼茨世界解释的一个主要内容,后来叔本华也想起了它。
凭借其小宇宙本性,人是上天之子或大宇宙之子。“我是一颗星星,与你一同穿梭于天际”,密特拉教的新成员在礼拜仪式上这样告白。在炼金术中,小宇宙与“圆孔”(rotundum)具有相同的意义,圆孔是自帕诺波利斯的佐西莫斯(Zosimos of Panopolis)时代(公元3世纪)以来最受青睐的符号,也被称为单子(Monad)。
阿格里帕(Agrippa von Nettesheim)也认为,内在的人和外在的人共同构成了整体,构成了希波克拉底所谓的oὐλoμєλίη,即小宇宙,或“伟大本原”整体存在于其中的最小部分。他说:
所有柏拉图主义者都一致同意,正如在原型世界中,万物存在于一切之中;在这个物质世界中,万物同样存在于一切之中,尽管是以不同的方式,且按照接受者的本性。因此,元素不仅存在于这个低劣的世界中,也存在于天界、星辰、魔鬼、天使并最终(也)存在于万物的创造者和原型中。
古人云:“万物皆充满了神。”这些神是“遍布于万物中的神力”。琐罗亚斯德(Zoroaster)称之为“神圣的引诱”,而叙内修斯(Synesius)则称之为“象征的诱惑”。后一解释实际上非常接近现代心理学中的原型投射概念,尽管从叙内修斯时代到最近并不存在认识论批判,更不用说它的最新形式即心理学批判了。阿格里帕赞同柏拉图主义者的观点,认为“低等世界事物中的某种力量使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与高等世界的事物相一致,因此,动物与‘神圣物体’(天体)相关联,并以自己的力量对其产生影响”。这里,他引用了维吉尔(Vergilius)的诗句:“我并不相信它们[乌鸦]具有神圣精神,也不相信它们对事物的预知能够超出神谕。”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