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人的肩膀上
▷美
▷丑
▷绝对与相对
▷美丽的火
▷看不见
▷悖论与警句
▷假话、谎言与捏造
▷论一些不完美的艺术形式
▷揭秘
▷阴谋
▷表现“神圣”

《绝对与相对》

《绝对的认识》1965年 勒内·马格里特 私人收藏

为了不让你们觉得无聊,我先展示一幅画。此画名叫《绝对的认识》,作者是勒内·马格里特。看完这幅画,我们就得开始严肃的讨论了,内容是“绝对与相对”。其实,对这两个概念的探讨及争论已经持续了两千五百多年。试问,人们用“绝对”这个词想说明什么?这是一个哲学家应该提出的最基本的问题。
我去寻找那些提及“绝对”的艺术家的作品(英俊的马格里特在哲学上透露给我的东西很少),这就是我发现的结果:《绝对之画》《追求绝对》《寻找绝对》《绝对的徒步者》,此外还有广告业界对这个词的思考,比如华伦天奴关于“绝对”的一些广告图,以及“绝对”肉馅和“绝对”伏特加。看来“绝对”卖得都不错。

关注

但丁在《神曲·天堂篇》的最后一歌中,表达了这种感觉。他将目光定格在天堂,想告诉世人其所见之景,却发现自己无法说出万分之一,于是他便求助于“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这一迷人隐喻:
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
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
直到我的眼力在那上面耗尽!
我看到了全宇宙的四散的书页,
完全被收集在那光明的深处,
由仁爱装订成完整的一本书卷;
实物和偶然物,以及其间的关系,
仿佛糅合和融化在一起,
使我所讲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模样。
我如今以为我那时看到了
这混合体的宇宙的形式,
因为我在说时我感到更大的欢乐。
只一瞬间就使我陷于麻木状态中,
更甚于二十五个世纪使人淡忘了
那使海神见阿耳戈船影而吃惊的壮举。
与但丁的这种无力感如出一辙的是当莱奥帕尔迪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是无限时的感受(“就这样在这片/无尽之中淹没了我的思绪:/我甜蜜地沉溺于这片汪洋。”)。这让我想起浪漫主义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当他试图在画中传达“崇高”的体验时——这是尘世中最能唤起“绝对”体验的东西。
伪丢尼修早就提醒我们,由于太一离我们如此遥远,以至于我们既无法认识也无法理解它。因此要谈论它,就要通过隐喻和暗示,甚至借助有贬损之意的象征和不恰当的表达,这显示出我们语言的匮乏。“最后,他们还用香膏、基石等最低等之物的名字来称呼它,甚至赋予它野兽的外形,让它符合狮子和豹子的特征,说它像一只猎豹或狂暴的熊。”

《雾海上的旅行者》1817年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 汉堡美术馆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