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https://shimo.im/docs/913JMJM4dJcvyPAE/
「《全唐诗》收录了420余首涉及侠客书写的诗歌,在唐诗中虽只占很小比例,但与其他朝代相比也算是数量颇丰,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完整体系。在体裁方面,唐代的咏侠诗涉及古体诗、近体诗、乐府诗、歌行体等,可谓十分完备;在艺术方面,唐代的咏侠诗继往开来,吸收了魏晋诗歌的名士风度,结合了由春秋战国发展而来的侠客精神,发展出豪迈悲怆、恢宏大气的风格,对后世的侠客诗歌产生巨大的影响。」
唐诗中的游侠形象与少年形象经常是重叠的,可能因为少年初生牛犊的姿态与游侠勇往无前的精神无比契合。皎然诗中的少年就是放浪不羁的都市游侠。《长安少年行》里,半醉的少年骑着花骢马在长安的绿槐道上恣意畅游。马匹品种优良、装饰华美,酒楼倡家装修华丽、重彩绿漆。再看看当时的城市建设,街道两旁皆有绿树迎风飘摇,郁郁葱葱。诗中的“翠楼春酒”与王勃诗中的“紫阁丹楼”有异曲同工之处,同样是从建筑与色彩的角度对大唐长安的繁华进行刻画。
除建筑方面大气壮观之外,唐代在商贸方面也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临高台》有云:“旗亭百隧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古代的市楼,因上边悬挂旗帜,又被称为旗亭。由于商贸的发展,自汉代开始就有了集市。政府为了管理集市会建立市楼方便市官监察市集情况。高耸的市楼上边挂满了店家的招牌旗帜,足以证明当时店铺数量之多。这也说明当时社会的经济情况与百姓的消费能力状况如何。韦应物在《酒肆行》中描写了唐代酒楼的奢华外观:“一旦起楼高百尺。碧疏玲珑含春风,银题彩帜邀上客。回瞻丹凤阙,直视乐游苑。”高耸的酒楼不但装修华丽,甚至可以看到皇宫别院内的景象。这样的酒楼消费肯定不便宜,但即使费用高昂,仍是座无虚席,常有远方的客人慕名前来。可见在当时的城市地区,能够进行高消费行为的人并不少。正如高适所说:“长安少年不少钱,能骑骏马鸣金鞭。”唐代的城市居民经济状况甚佳,负担得起相关的消费。李廓的《长安少年行》则是刻画了贵族豪侠在长安奢靡的生活,从侧面说明了长安的城市经济面貌。诗中的长安少年“刬戴扬州帽,重薰异国香”,说明当时长安城的商业十分繁荣,不仅远在江南的物品,甚至异国的香料在长安城内都可以买到。除此之外,诗中的少年“晓日寻花去,春风带酒归。青楼无昼夜,歌舞歇时稀”。“乐奏曾无歇,杯巡不暂休。”可见当时娱乐行业的兴盛程度,只要你有足够的金钱,就可以从早到晚从无间歇地游乐嬉戏、踏青打球、赏花醉酒等。青楼中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歌人踏日起,语燕卷帘飞。好妇唯相妒,倡楼不醉稀。”娱乐行业的兴盛不但说明当时社会足够安定,而且证明了城市的繁荣程度与政府对商业娱乐的放松管理。再来看看城市住宅的内部装饰。贵族游侠饮伴至倡家后,青楼的内部是“犬娇眠玉簟,鹰掣撼金铃”。青楼中的宠物也都有玉簟、金铃等华丽用品,可见其间的奢靡程度。倡楼已是如此奢靡,何况其他的大户人家?唐代的咏侠诗利用侠客四处游荡的特质,从游侠的视角出发,多角度地描绘出当时都市繁华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