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shimo.im/docs/913JMJM4dJcvyPAE

「​《全唐诗》收录了420余首涉及侠客书写的诗歌,在唐诗中虽只占很小比例,但与其他朝代相比也算是数量颇丰,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一个完整体系。在体裁方面,唐代的咏侠诗涉及古体诗、近体诗、乐府诗、歌行体等,可谓十分完备;在艺术方面,唐代的咏侠诗继往开来,吸收了魏晋诗歌的名士风度,结合了由春秋战国发展而来的侠客精神,发展出豪迈悲怆、恢宏大气的风格,对后世的侠客诗歌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五章 唐代咏侠诗中的人生价值与生活趣味』

从春秋战国时期,侠客踏上历史的舞台起,无论他们的现实生存空间如何,后人对游侠总是抱有景仰的态度,有意或无意地模仿游侠。除却春秋战国,唐代是游侠拥有最舒适生存空间的时代,这与当时的国家政策与需求息息相关。文人对“任侠”行为的欣赏,对“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阸困……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侠客精神的崇拜,加上唐代自身的时代特点,让唐代的咏侠诗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在咏侠诗中,唐人歌颂当时的普世价值——“义气”与“忠君”,并将相关的价值取向与游侠形象结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功名观念与人生抉择。

关注

千古以来,侠客受各阶层喜爱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其甘愿因为情谊而替他人承担风险的节烈精神。这便是“义气”二字。侠客的尚义精神自《史记》开始便拥有广大受众,唐代自然也是格外追捧这一点。所以唐代的诗歌中也尤其重视“义气”这一人格精神。咏侠诗更是位置靠前。
初盛唐时,咏侠诗中的游侠形象无论身份贵贱、是否渴求功名,都有相似的行事准则。“然诺心无二”、“共矜然诺心”、“三杯吐然诺”等诗句均描述了侠客一诺千金的仗义形象。可见守信是初盛唐咏侠诗的精神内核之一。
“轻生”与“重义”“报恩”等概念在咏侠诗中常常并列出现。“恩酬期必报,岂是辄轻生”、“重义轻生一剑知”、“重义轻生怀一顾”等诗句都是通过概念的并列与对比来凸显游侠对恩义的重视程度。可见轻生是侠客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手段之一。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