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过去的16年里,我一直漫步在市区的街头巷尾和公共空间里,观察着人们如何使用街头巷尾和公共空间。我的一些发现兴许对改善城市规划设计有所帮助。市区里烦心的事比比皆是:台阶太陡;门太难开;马路牙子、花坛边沿之类的设施太高或太低,我们坐不上去,更有甚者,有人竟然在台沿上边安装一些尖状物,让我们连坐一下的愿望都没了。设计如此笨拙的城市空间,让人们不去使用它,其实也真是煞费苦心,不过,这种不近人情的空间还真不少。从比较大的尺度上讲,城市里有了大块空白的墙壁,这种墙壁可能延伸至整个街段,形成堡垒似的巨大构造物。巨大建筑综合体里有了曲曲折折的廊道,形成了封闭起来的购物中心。地下通道和天桥让人们失去了方向,只能依靠我们难以辨认的亮闪闪的各种标识来行走。面对大问题或小问题,我们总有具体的办法去解决它们,我会提出一些办法,包括解决空白的墙壁的办法。
尽管如此,令人鼓舞的事情也不少。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一直都在重新发现市中心那些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使用市中心的人数现在已经明显上升了,这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在市中心创造出了更多的空间。有些城市空间的设计很拙劣;但是,很多城市空间的设计并非不可理喻,有些城市空间的设计堪称优秀。我的研究小组精确计算了一些关键城市空间的使用人数,我们发现,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人们日常使用的关键城市空间年均增加率为10%。关键城市空间的供应产生了对关键城市空间的需要;城市空间不仅每年增加,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城市空间。在城市空间达到一个有效承载能力时,我们会发现,城市空间的承载能力大到令人惊讶的程度,而且城市空间的承载能力是人们自己决定的。对让一个场所工作起来的因素,我们已经有了不少的认识,我们还把那些认识用到了那些很有魅力的地方,效果不错。(我们的基本认识之一是:人们最倾向于去坐一下的地方是那些有地方可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