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阶梯和入口』

我在这一章里会讨论主观感觉到的大街,谈谈建筑物入口的功能,即引诱人们走进去的那种入口。现在,让我先谈谈入口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属性,容易让人进去。
在大部分城市,摆在行人面前的最大障碍是建筑物的入口。有一点是没有疑问的,那些建筑物的入口过分工程化了。那些大厦的大门一般由一组旋转门组成。虽然旋转门边上会有合页门,可是,不用很大的力气是打不开的。设计师设想,人们平常不会去使用那些合页门,所以,他们常常在那些门上贴出提示,“请使用旋转门”。有时,他们把这种标志贴在门里边的基座上,直接对着通道,这些门可能是用来走出大厦的,但是,这种标志似乎与这些门的功能不一致。
无论如何,这类出入口不便利。旋转门不是自己旋转的,是我们在旋转它们,需要用力才能把门推得旋转起来。有些大厦的入口使用了一组推门,它们比较容易使用。然而,在里边还有一道门。工程师们认为,这样做是为了控制室外温度对建筑内部温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为了避免那种电梯井中出现的气流“烟囱效应”,这种设计旨在实现空气密封的结果。

这是蒙特利尔的维莱·玛丽广场最繁忙的入口,他们会跟着那些正在开门的人,鱼贯而入。当人流减少,只有几扇门会开着,所以会呈现出拥挤的状态。当人流达到峰值,没有哪扇门会有机会关上,每一个人都会匆匆通过那些门。(如图)

关注

令人惊讶的是,大部分建筑规范并没有专门涉及建筑入口问题。我们甚至在建筑指标中都找不出入口这个词。但是,大部分建筑规范对出口却没有少说,那些规范非常关注如何让人们安全地从建筑的内部走到建筑的外部。这种考虑没有错,向外推,门的确可以打开,但是,从建筑外进入到建筑里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一个条款就排除了最好的门。
我们可以在高峰时段观察一组双开式弹簧门是如何工作的。我们可能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当人数达到峰值时,人们通过双开式弹簧门的速度更快、更容易。我第一次在蒙特利尔的维莱·玛丽广场看到这种现象。当时,我正在计算通过主通道入口处的人流,那个入口有6扇双开式弹簧门。早上8∶45,人流达到每小时6 000人次,此时的确有些拥挤,许多人排队通过那些门。10分钟以后,人流达到每小时8 000人次。令人惊讶的是,几乎没有拥堵发生。人们几乎在不排队的状态下,鱼贯而入,更快捷和更容易。
开门现象是一种解释。开门现象非常有意思。如果让人选择,有些人会朝着那些已经打开的门走去,或者向正在被别人打开的门走去。有些人天生就是开门的。但是,大部分人并不像他们那样,大部分人会哪怕排在3个人或4个人后面,等着迈进开着的门,而不去动手推门。
在拥挤的时候,更多的门会保持大开。人们会在通过入口时均匀地分布,最后,在峰值时段,所有的门会全部打开,人们会鱼贯而入。那些通过大门的人之间的间隔会比舒适间隔短很多。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走得很快,他们不让门有关起来的机会。
想想:为什么不留1扇门始终开着?或者2扇门或者3扇门?
在纽约,这样做会违背规范。这个规范说,出口的门要“通常保持关闭状态”。其他城市的规范也是一样。人们担心“烟囱效应”,让室外的冷或热空气进入建筑内部。幸运的是,一些建筑物的保安对这类规范不加理会。我很多次看到,物业管理部门的人把门敞开,甚至给旋转门加上门塞,让它们也开着。大厦照样立在那儿,没有穿堂风刮过那里,电梯照常运行。
走进这样的大厦容易多了。甚至在高峰时段,能够让一些大门保持打开状态是很奇妙的。从纽约第六大道地铁站的地道里进入RCA大厦的入口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在RCA大厦的主要通道入口处的一边有8扇门,早高峰时段,2扇大门始终开着。这是因为如此之多的人使用那2扇门。2/3的人流以每小时8 000人的速度在早高峰时段通过那2扇开着的大门。

登录以加入对话
万象千言

本站话题休闲取向,欢迎使用。以下类型用户请勿注册:激进民运人士、左翼爱国者、网络评论员。

访客查看账户公共页面 (1234.as/@username) 仅显示 10 条最新嘟文,如果需要查看更多,请关注或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