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世阿弥“花风幽玄”的美学 https://shimo.im/docs/473QMyBwjmf7La3w/ 』
▷风姿花传
▷至花道
▷能作书
▷花镜
▷游乐习道风见
▷九位
▷拾玉得花
▷申乐谈议
世阿弥(1363—1443)是日本古典戏剧样式——“能乐”的集大成者,他在中晚年时期写给其艺术继承人的关于能乐创作、演出、观赏、传承等问题的一系列“秘传”(又称为“秘传书”),在东方传统戏剧理论史上独树一帜,自成系统,不仅具有戏剧理论的意义,也具有东方美学乃至世界美学的价值。世阿弥将普通名词“花”用作基本概念,以花的自然特性来论述能乐的美感特征,又以“风”及若干“风”字词组来描述能乐艺术种种复杂的动态变化,“花”与“风”一静一动,达成空间性与时间性的一横一纵,合称为“花风”。“花风”最完美的结合就是“花风幽玄”或“幽玄”。世阿弥用“幽玄”这个汉字概念来描述能乐作为“神乐”(申乐)的神圣性、艺术高深度与超现实之美。
——「译者序」
四十四五岁时
自这一年龄段起,表演起能乐来会有很大变化。哪怕自己已为世人认可,已经掌握了能乐的精髓,也要找一合适的接班人,以便继承衣钵。即使自己的艺术没有下降,无奈随着年龄增长,活力降低,形体之“花”以及观众眼中之“花”,都会有所失色。特别出色的美男子又当别论,即使相当优秀的演员,演出不戴假面的能乐时,也让人觉得老气横秋,有碍观瞻。要明白,此时演出不戴假面之能乐,已是力不从心的事了。
从四十四五开始,应避免需要耗费体力的非常精细的模拟动作,要选择基本适合自己的风体,表演务求轻松自如、以逸待劳。要让年轻人持“花”出彩,自己尽量做年轻人的配角。即使没有合适的继承人,亦不要勉为其难地去演那些动作精细又耗费体力的曲目。勉力为之,也无“花”可言。
进入这一时期后,若“花”仍未失色,那一定是真正的“花”。到五十岁尚有“花”而不失色的演员,四十岁之前大体已经博得声誉。有过声誉的演员,若是高手,当有自知之明,就要注意培养继承人,自己不要出演那些耗费体力又暴露自己弱点的曲目。有自知之明者,方是斯道达人。